关于衡山县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8年1月10日在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曹时国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全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大力监督支持下,财税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十三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精神,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促发展,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2017年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2939万元,同口径下降2.5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4143万元,同口径下降8.72%;上划省级收入完成6303万元,同口径增长16.27%;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2493万元,同口径增长14.14%。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58024万元,比上年增加11053万元,增长4.48%。
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8873万元,支出完成22139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5885万元,支出完成51602万元,收支相抵结余4283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15万元,支出完成115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算执行情况是快报数,在年度决算编制后,还会有些变化。
(二)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17年,省厅核定我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4.9亿元,即2016年末存量政府债务13.65亿元,加上2017年下达新增债务限额1.25亿元。截止2017年12月,全县政府债务总额14.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2.62亿元,专项债务2.28亿元。分类情况是:公路建设1.84亿元,市政建设7.21亿元,保障性住房0.67亿元,教育0.22亿元,文化0.15亿元,非资本性支出1.67亿元,其他3.14亿元。
(三)上级转移支付情况
2017年上级下达我县转移支付资金173319万元。一是一般性转移支付98003万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27699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7700万元、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收入5255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和低保等转移支付收入24386万元。二是专项转移支付75316万元,其中:教育376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8407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3833万元、节能环保1989万元、农林水13456万元、交通运输1237万元、住房保障4851万元。
(四)2017年财政工作主要成效
1.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是加大组织力度,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财政收入管理的要求,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坚持以财税分析调度会为载体,每月对收入完成情况进行调度和通报,做到常沟通、常协调,国地财形成财税征管合力,重点保证收入质量和均衡入库。二是加强财源建设,调整和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帮助企业融资,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发展生产经营,做大做强,增加税收,巩固重点税源。三是加强税收征管,着力在抓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零散税收上下功夫,加强税费收入稽查,抓大不放小,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四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强化对行政性收费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土收入等项目的征管力度,积极支持和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执收执罚,规范减免行为,做到应收尽收。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29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45亿元,税占比69.43%,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明显提高。
2.重点支出进一步保障。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优化支出结构,合理调度资金,工资性支出得到了及时发放,日常支出得到了序时拨付,政策支出得到了按时落实,民生支出得到了较好保障。一是优先保障工资和养老金发放。每月优先安排干部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政策补发了干部职工和退休人员津补贴提标部分,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政策性待遇全部落实到位。二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完成教育支出48883万元,同比增长14.36%,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障学校公用经费,加大普高、职高教育投入,支持教育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持续加大三农投入,落实惠民政策。支持农村水利、道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支持新农村、美丽乡村、集中连村、田园综合体等建设。增加基层运转经费,提高村和社区主干补助标准;重点安排1349万元全力支持脱贫攻坚,8个贫困村摘帽,4543人脱贫,保障了精准扶贫专项工作有力推进。四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成社会保障支出45963万元,同比增长17.22%。落实社保提标扩面政策,提高低保、医保、养老补助标准,支持县乡敬老院、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五是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安排公共安全资金13005万元,落实干警津贴提标,扩大城乡网络视频监控范围,加强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保护措施。六是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投入工业园区及企业发展资金5770万元、黄花新区1.1亿元、开云新城1.2亿元、开云大道1.2亿元、开云南路4714万元、旧城改造2000万元,确保重点项目推进。
3.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一是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提高单位人均公用经费标准,进一步规范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预算支出执行力,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有效促进预算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程序更加规范透明、分配更加公平公正。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高直接支付比例,规范单位财务收支行为。三是加强政府采购审批,坚持无预算、超预算不予采购,完成采购预算11384万元,实际采购10056万元,节约率11.67%。四是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在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公开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专项资金、政府债务、政府采购等信息,进一步提高预决算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五是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按照“先行试点、稳步推开、深化改革”的思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投资机制,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严控财政风险。
4.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一是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对社保、就业、扶贫、惠农等资金进行专项检查,对部分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进行整改落实。二是联合纪委进行财务专项检查,加强单位财务收支监管,对违纪违规问题予以严厉的处理处罚,充分发挥纪委和财政监督震慑作用。三是严格财政投资评审,审结项目652个,送审资金总额10.73亿元,审定资金总额8.86亿元,核减金额1.87亿元,核减率17.45%。四是加强债务风险防控。对四家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进行摸底,分类建立台账信息,加强监控管理。五是推进“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工作,制定民生资金项目公开目录,牵头梳理填报民生资金指标信息,协调推进村级财务公开数据对接和财务软件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对腐败行为精确预防,对权力运行进行精准监督。
2017年全县财政运行情况总体较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财政改革发展仍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财政收支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偿债压力较大,政府债务潜在风险防控任务十分艰巨;预算评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预算公开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年预算草案
2018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加快“四个新衡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财力保障。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18年预算编制主要体现了科学规范、深化改革;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量力而行;强化监督、注重绩效四项原则,切实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
2018年收支预算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01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安排97586万元,比上年增加4647万元,增长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安排65514万元,比上年增加1371万元,增长2.14%;上划中央税收安排25134万元,比上年增加2641万元,增长11.74%;上划省级税收安排6938万元,比上年增加635万元,增长10.07%。非税收入占地方预算收入比重为41.93%,下降2.36个百分点;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1.85%,提高2.42个百分点。
分部门收入安排:国税局收入37881万元,同口径增加3133万元,增长9.02%。地税局收入34533万元,同口径增加2802万元,增长8.83%。财政局收入25172万元,同口径减少1288万元,下降4.87%。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10510万元(不含非经常性专项转移支付),同口径增加12323万元,增长8.52%,主要支出安排如下:
公共安全:预算安排9786万元,同口径增加1614元,增长18.64%。重点推进城乡网络监控系统建设,落实政法系统干警津补贴提标,为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物质保障。
教育:预算安排43262万元,同口径增加2832万元,增长7.97%。进一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稳步提高教师待遇水平,继续加大普高、职高教育投入,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
文化体育与传媒:预算安排5190万元,同口径增加1056万元,增长24.06%。继续加大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入力度,支持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扶持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支持十三届全运会备战,丰富全县群众文化体育活动。
社会保障与就业:预算安排45991万元,同口径增加4782万元,增长21.73%。继续加大劳动保障就业投入力度,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低保、五保、优抚对象等群体补助水平,为家庭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增加失地农民社会保险资金,支持县乡敬老院、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预算安排29236万元,同口径增加2453万元,增长20.18%。深化卫生医药体制改革,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投入,启动公务员医疗补助;增加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补助资金,支持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对农村适龄妇女实施免费两癌检查。
节能环保:预算安排4438万元,同口径增加836万元,增长31.07%。保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污染防治,加强矿山治理,加大退耕还林保障力度,支持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
城乡社区:预算安排10933万元(其中:基金预算安排7000万元),同口径增加5096万元,增长40.69%,重点保障县城提质改造和“三清三建”专项治理,加大城乡规划投入力度,支持城乡卫生保洁和垃圾收集处理。
农林水事务:预算安排23267万元(其中:基金预算安排2061万元),同口径增加2856万元,增长24.73%。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大森林资源及湿地保护投入力度,统筹推进产业扶持、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精准扶贫策略,加大基层运转经费保障力度。
交通运输:预算安排5106万元(其中:基金预算安排2800万元),同口径增加1316万元,增长27.47%,主要用于公路建设和养护,以及联合治超工作。
住房保障:预算安排6287万元,同口径增加61万元,增长4.56%。大力支持廉租房、公租房和棚户区改造,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3、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2018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6551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231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0000万元,调入资金14000万元,收入共计211828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10510万元,上解支出1318万元,支出总计21182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支体现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
2018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700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8500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1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0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560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安排54500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安排1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安排500万元),调出资金140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体现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
2018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安排6554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1615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696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2210万元,机关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426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安排6106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7902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653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1996万元,机关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426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相抵,结余4480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
2018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76万元(利润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76万元(其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60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体现平衡。
三、2018年财政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是强化财源建设,确保收入增长。依托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以生态工业为“主板”的财源建设体系,实现财源有效增长。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创新工作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资金到位率。严格执行财政扶持政策,加大融资、贴息支持力度,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增强竞争优势;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财政收入结构的分析研究,密切关注财政体制改革动态,加强税收征管,严格依法治税。
二是狠抓项目争引,力促经济发展。紧扣国家产业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抢抓政策机遇,准确把握项目信息,积极调动部门积极性,强化政策研究,精准谋划项目,全力做好项目的筛选申报,积极争取一大批产业项目,在壮大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群众增收等方面,发挥有力的支撑带动作用;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杠杆效应,创新财政资金运用方式,完善投融资平台,大力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动社会力量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管理,建立动态监管平台,确保项目早落地、早见效;积极引导、鼓励各级各部门,动用各方力量,大力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切实增加地方可用财力。
三是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改善民生。继续从严控制、压减一般性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的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保障干部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发放,保障政策性待遇;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落实积极就业政策,支持开展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重点扶持困难群体就业;推进廉租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建设,努力改善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大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完善财政稳定投入机制,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整合扶贫资金、创新金融扶贫机制等措施,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建立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机制,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就业致富;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惠农补贴政策, 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各项工作,支持农村基础设施、“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大基层运转经费保障力度,提高乡镇公用经费标准,落实村和社区干部政策性待遇。
四是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理财水平。增强依法理财的责任感,以实施新《预算法》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建立预算约束机制,明确财政支出责任,加快支出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继续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力度,并建立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彻底盘活存量资金,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对政府性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分类纳入预算管理。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方式,积极推行PPP模式,创新融资思路和方式,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并逐步加快融资平台转型,降低财政风险,以缓解地方财政资金不足的局面;深化支出绩效管理,强化财政资金的全程监管。
五是加大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牢固树立依法理财意识,严格执行《预算法》,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方面监督。建立完善审计监督、行政监察、财政检查协作机制,强化对重大政策、重点项目和民生事项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强化会计信息质量监督,规范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加快推进财政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应用支撑平台。建立健全财政部门内控机制,完善审批程序,规范资金管理 。
各位代表,做好2018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做好财政预算各项工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秘书处 2018年1月9日
(共印8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