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却没有豪言壮语;他是科班出身的土木专家,却扎根基层奉献青春。廖志伟一直默默地奔忙着,劳碌着,他是实践者和领导者,常年奋斗在衡山项目建设一线,为衡山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南大学毕业的廖志伟,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事业心和上进心。他把艰难困苦当做对自己的磨练,主导了旧城改造、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等大大小小几十个项目的工程技术工作,经常一人身兼数个岗位工作,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尽职尽责。
由于历史原因,衡山的排水管道大多老旧失修,破损严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内涝顽疾,他走遍了县城的大街小巷。从项目的勘测、规划、设计到后期的施工,维护和管理,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在施工中,他既当设计员,又当监督员,还要当施工员和协调员,身兼数职,别人笑称他是县城建设的“全职保姆”。在施工期间,有时还会遇到老百姓不理解、不配合,也因此受到了不少委屈。
10年来,廖志伟并没有因为繁杂的工作懈怠自己,在工作之余,通过自身努力,先后考取了4个国家级注册执业证书,工作能力不断提升。
2017年沿江路改造期间,恰逢6月份雨水连连,他每天到湘江边查看水位和道路排水井,望着滔滔江水不断逼近沿江路路面,他感觉形势异常严峻,身后是几万衡山人民居住的县城,如果让这滔滔江水倒灌进县城,后果不堪设想。为了保证不内涝,他组织民工一起灌沙袋,搞排水设备,一直奋斗在最前线,连续几天都没有休息,从而保证了沿江路没有发生内涝。
廖志伟曾经两次在省、市考试中名列第一,省、市住建部门曾想借调他,有的企业也愿高薪聘请他,他都不为所动,安心扎根在衡山。
他静静地守候着,默默地耕耘着衡山的项目建设。他用身体力行去树立城市建造者的思想,他用执着和勇气,改写了衡山基础设施设施陈旧历史,引领其完成一场华丽的蜕变。(苏博学、何思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