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国土局着力保障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去年以来,衡山县国土资源局依法规范全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做到了职责明确,措施到位,防治及时,有力地保障了全县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着力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该局严格落实《衡山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2010—2015年规划》,对东湖、马迹钾钠长石、高岭土矿产资源矿区进行整合,由原来的48家矿山整合为16家,基本做到了“一个矿体、一个主体开采”,杜绝了上下开采造成的安全隐患,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和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矿山布局,保障了县域经济发展及重点项目建设地材的供应。天一金岳矿业有限公司、港大陶瓷原料公司、胡芝瓷泥矿等低品位钾钠长石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相续投产,提升了全县低品位钾钠长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二是切实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去年,马迹石碑瓷泥、钠长石矿罗家冲工区等先后办理了采矿许可证延续登记,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了生产规模,进行了资源储量检测核定、矿业权评估等审批,全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持证率100%。其中,2家矿山企业,经整改全部通过年检。

  三是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在基层、关键是日常。去年来,该局积极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结合全县地质灾害产生的类型及分布区域,编制了《衡山县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衡山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衡山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年》报县人民政府;方案明确了地质灾害防治的主体责任,确定了市级重要地质灾害监测点、落实监测人。同时,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监测预警网络,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灾避险措施。完成了全县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对县内47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填发了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

  四是扎实做好矿山复绿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市矿山复绿工作要求,对县鸿发瓷泥矿、东风村瓷泥矿两家被列入矿山复绿计划的矿山,实施了复绿工作。目前,已投入资金110余万元对鸿发瓷泥矿开采区进行了部分复绿,对弃土区落实了栽树、种草以及挡土防护墙护砌措施;对东风村瓷泥矿,县财政投入资金130万元,对矿区进行了耕地复垦,目前该地块已恢复耕种。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