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普通故事 记群众身边的好党员向振国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这句话贯穿了整个采访过程。向振国的故事平淡无奇,听上去就像喝了一杯白开水。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却用最“普通”的方式,坚守着一个普通的岗位,并给身患重症的妻子一个坚实的依靠。他就是衡山二中教师、“群众身边的好党员”向振国。

  向振国原是一名退伍军人,由于妻子是一名教师,2001年转业到地方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进入了教育系统。为了尽快实现从一名军人到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角色的转变,他根据教育部门相关要求,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取得了教师资格证,通过了普通话、高级计算机证等相关考核。为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他通过自学取得了湖南师大远程教育本科文凭。

  2005年,向振国从乡镇中学调入衡山二中,学校首先安排他负责男生公寓和教师计算机房的管理工作。在外人眼里,向振国只是一位负责学生公寓开门、关门的普通工作人员,但他却把这个工作岗位看得十分重要。学生下课回到公寓休息,他总是不辞辛劳地到每个房间了解情况,学生有什么需求,他都力所能及地予以帮助,做他们的贴心人。为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他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公寓相关管理细则,把公寓管理得井井有条。

  由于工作扎实,作风过硬,向振国被调到学校教务处从事教务管理工作。“教务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日常工作很杂乱,要求我们不仅要工作细致、认真、严谨,还要能够吃苦耐劳,甘当无名英雄。”该校教务处主任曾波介绍说,自从向振国加入后,教务处的工作年年受到学校的表扬和肯定。过去,学校所有的文档资料都是通过教务处工作人员手写登记造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向振国充分发挥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专长,摸索出一整套科学实用的教务处工作信息化管理模式。现在,学校的文档资料、学生成绩、学籍管理、教案作业检查记录、部门考核等资料全部实现了计算机处理。他的成功经验也推动了全校其他各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在,全校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老师们也已经习惯了通过网络上传数据,资料共享。

  “我肩上扛着一副担子,一头担着义务,一头担着责任。”如果说在工作中向振国更多的是尽义务、倾洒爱心,那么当家庭中遇到重大挫折时,他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2008年一次测血压,向振国的妻子被查出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也就是尿毒症的前身。这让原本憧憬美好未来的幸福之家,一下子变得灰暗起来,妻子几近崩溃,但向振国一直给她加油打气。自那时候开始,向振国就带着妻子四处寻医问诊。向振国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不会放弃。”直到2013年8月,医院才通知“有合适的肾源了”。没料到的是,手术后第七天,他却接到了医院下达的病危通知,此时妻子已经神志不清,命悬一线,向振国一直陪伴在病房,守护在妻子身边,照顾她的吃喝拉撒。就这样,术后的感染持续了整整四个月,向振国始终不离不弃,终于把妻子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妻子住院期间,向振国是心系几头,除了病床上的妻子,还牵挂着年迈的父母和在校寄宿的儿子,更加放不下的还有学校一摊子事,那时他真想有三头六臂。为了不耽误学校工作,他向同学借来笔记本电脑在医院办公,把做好的数据传回学校,保证了教务工作正常顺利地开展。尽管妻子换肾让整个家山穷水尽,负债累累,但并没有把这个铁骨铮铮的男儿打倒,反而激起了他向生活挑战的勇气。他说:“妻子的生命很重要,借的债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慢慢还清”。

  就是这样心存大爱,就是这样不屈不挠,向振国的普通故事感动了同事,感动了学生,也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