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艺制作曾是衡山人谋生的手艺,更是具有鲜明衡山特色的民间艺术。历经岁月的洗礼,这一手艺期待能够再次焕发新彩。
竹筒制作技艺的传承从未间断。衡山人民通过不断摸索和创新,让笔筒、茶叶筒的打磨、抛光、填色等技艺有了更大的发展。衡山竹笔筒、茶叶筒制作一般要经过选材、锯筒、车坯、成型、晾干、打磨、书画、油漆七个大的步骤。通过各种锉刀、滚刀进行刮青,用尖刀在竹筒上下飞舞,便有了主体造型。中间鼓、两边凹,带有独有的曲线,非常有美学价值。随后,手艺人将各著名景点、时代标语、衡山特色等书画于竹筒上,至此,一件竹制工艺品便制作完成。
独具文化底蕴的竹笔筒、茶叶筒,由于传统手工工艺比较复杂,对手工活要求高,导致产量低,利润薄,所以做竹工艺品的人越来越少。若再不采取措施来保护,传统的竹工艺品手艺将面临失传的风险。出于这样的担忧,永和乡松坳村的文艺回到家乡创办了衡阳富强竹筒制品有限公司。”我以前也是从事这个行业的,近20年来竹筒在我们衡山已经消失不见了。现在我想把这个产品重新做起来,使它成为衡山的一个伴手礼,把它打造成为衡山文旅的一个主打产品。“衡山竹筒制作技艺传承人文艺说。
“衡山竹筒制作工艺”代表了衡山的地域文化,理应让更多人了解它,分享它,通过它了解衡山的深厚文化底蕴。(刘永欢、周彭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