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星(左二)一行在永和乡工会阅览室查阅工作台账。
9月23日,全市工会城乡困难家庭“一户培养一产业工人”暨服务农民工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李慧星强调,要推广衡山经验,突出特点,精准发力,真正实现了“一户一产业工人”。县委书记尹培国参加会议。
近年来,县总工会为每个乡镇工会解决了工会工作经费,建设了5个村级(社区)工会服务站,聘请了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推动服务农民工等工会工作;在建立困难职工家庭档案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农民工数据库,及时掌握就业、创业的双向需求;在学校、企业和劳动者三方搭起了桥梁,为创业者解决融资等困难,为困难家庭提供就业信息,为就业者培训技能本领,形成了可行可靠的服务链。据初步统计,近年来,我县委培下岗职工6120人次、农民工4680人次,涉及技能再就业培训3950人次,受益城乡职工家庭达6000余户。
当天,李慧星一行先后来到永和乡工会、岭坡乡兴旺农牧公司养牛基地、长江镇柘塘村和县科技中专进行了考察,通过实地查看、听汇报等方式,全面了解了我县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工作情况。
在下午召开的现场会上,李慧星对于我县以实施技能提升、特色产业培训为工作着力点,促进农民工增收致富的做法给予了肯定。他认为,衡山县总工会城乡困难家庭“一户培养一产业工人”暨服务农民工工作有代表性、有特色、有深度,工作方法和经验值得在全市推广。他要求,全市各级工会要整合资源,共同推进城乡困难家庭“一户一产业工人”的培育工作;要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民工意愿,分类开展培训;要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鼓励和扶持困难家庭就地创业、就近就业。
会上,衡山县总工会主席汪炳林就城乡困难家庭“一户培养一产业工人”暨服务农民工工作做了经验介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