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县晚稻进入大面积收割期。记者从白果镇获悉,今年,种粮大户通过与企业的有效对接,通过“订单式”粮食种植,有效促进当地的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在白果镇棠兴村的优质稻生产基地里,水稻收割机正在忙碌穿梭,有条不紊地将饱满的稻谷“颗粒归仓”。看到这一丰收景象,衡山国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正恒脸上不禁洋溢出开心的笑容。
作为村里的种粮大户,陈正恒今年一共流转了2000余亩田地,其中800余亩用于种植晚稻,按照公司签订的种销合同,现在不仅不愁销路,而且直接订购的优质水稻品种产量还高,收购价格也有保障。“今年晚稻比往年都好,收成好的亩产有1200-1300斤,一般的都有900多斤一亩。现在就是抢抓时间,赶着好天气(收割),然后进仓烘干,烘干以后就放到自己仓库。”衡山国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正恒说。
据悉,近年来,衡山国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发展订单式农业,不仅与农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共赢,还带动了当地水稻种植结构升级,促进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文峰、廖晶、曾思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