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的“新桥”镇原是古代的一个驿站,是四县交界之地,西与双峰县、衡阳县接界,北与湘潭县毗连,在古代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著名的边贸重镇。现如今,衡山县新桥镇积极探索新常态下镇域经济转型、乡村全面振兴、产业结构升级的创新发展之路,全力打造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美丽小镇,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乡村治理新路子。
垃圾桶上做“文章”
今年58岁的李建军是新桥镇群英社区居民,同时他也是当地的一名环卫工。前段时间,新桥镇政府为镇上的几条主要街道置换了280个垃圾桶,街道上几乎每个门面面前都摆放着一个,可把李建军给高兴坏了,“我干环卫工有8年多的时间了,以前每天收垃圾,街道边上东一袋西一袋,转得头昏脑胀,现在好了,我们只需要直接处理每家每户垃圾桶里的,街道上也没什么其他的垃圾了,工作轻快了不少!”环卫工人李建军说。
新购置的垃圾桶可容纳每户居民一天的生活垃圾,上面印有“新桥环卫厨余垃圾”字样。“这个桶是村里专门发给我们装厨余垃圾的。”当地村民们告诉记者,每家门前都放置一个垃圾桶,让他们处理厨余垃圾方便了不少。“桶上装有把手和盖子,出门倒垃圾很方便,而且这个桶有盖,密封性非常好,夏天防臭又防蝇!”当地村民对这垃圾桶的新用法赞不绝口。
“美丽屋场”扮靓农家生活
位于新桥镇高新村的曹家组共有30余户人家,没有名胜古迹。尤其是前些年,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
自新桥镇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启动后,该镇以集镇治理标准化为突破口,在群英社区、黄泥村、高新村率先开展试点工作。曹家组以此为契机,从改善村内环境为出发点,成立红白理事会、评定环境卫生宣传员、志愿者,多种形式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助推乡村振兴,促使广大群众养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风气不断向善向上向好。去年,曹家组还被镇里评选为了村级美丽屋场。
现在的曹家组,崭新的柏油路直通村民的家门,道路两旁的民居庭院干净整洁,花香习习。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摆放着垃圾桶,村民们已逐渐习惯将生活垃圾进行干湿分类,小日子过得越来越讲究。
下一步,新桥镇将严格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示范引领、全域推进”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全力推进集镇治理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治理标准化,以农村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河长制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美丽屋场、美丽河湖建设,努力把涓水河(新桥段)、贯底河打造为样本河湖。同时,利用屋场会、宣讲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唐群英家风家训和谢士炎烈士优秀事迹,通过持续开展“文明好家风”“好婆媳”“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努力在全镇营造良好的民风民俗。“确保以城乡面貌的大提质、乡风民风的大转变,推进城乡治理标准化,努力建设大美新桥。”新桥镇镇长张继红说。(文峰、赵诗、戴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