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衡山店门镇茶源村:小小罗汉果 变身“致富果”

△村民们正在采摘成熟的罗汉果。

金秋十月,正是罗汉果丰收的季节。在衡山县店门镇茶源村罗汉果种植基地,一大片郁郁葱葱的藤架上,挂满了一个个饱满的罗汉果,当地村民忙着采摘、搬运、分拣。现场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2022年,茶源村村支两委和党员致富带头人通过实地调研和考察,与贵州某企业签订罗汉果产销协议,并在该村大力推动罗汉果规模化种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我们村里种了一百多亩罗汉果,需要几十个劳力在这里做事,而且这不是只干一天两天,是长期有活干。我在这里做事每天有一百块钱,一年也能赚一、两万块钱,又不要到外面去打工,还可以照顾家里,所以我很满足。”店门镇茶源村村民刘正规笑着说。

据介绍,罗汉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果糖、葡萄糖等,从种植到成熟大概需要6个月,具有见效快、产出大、效益好等特点。

△藤架上挂满了一个个饱满的罗汉果。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优势,茶源村今年一共种植了120余亩罗汉果,预计亩产值达8000至10000元,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带动了周边50余名村民在基地务工。“今年罗汉果的行情好,都是论个卖的,特大果是1.5元,大果是1.3元,中果是1.1元,小果也将近1元。而且有公司收购,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店门镇茶源村党总支书记阳桂花介绍道。

下一步,茶源村将继续聚焦“产业兴旺”,推广“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力争做强做大罗汉果产业,让产业富民、产业兴村,实现罗汉果产业发展与村集体经济有效发展,让小小罗汉果成为农户的“致富果”。(文峰、廖晶、戴玮、陈淑琳)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