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衡山县统计局普查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经济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5]60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湘政发[2013]6号、《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衡政发[2013]13号)和《衡山县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山政发[2013]33号)精神,普查标准时点为2016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6年年度资料。普查对象为在全县范围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及主要资源消耗、科技活动等等。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

产出指标包括:经济普查数据的覆盖面以全部调查单位指标填报和指标填报误报率为标准。通过经济普查,进一步夯实我县统计基础,健全统计工作的部门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订全县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为政府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服务。

2、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

经济普查2016年要完成好机构组建、普查员选调、普查区域划分、普查员培训、清查摸底等工作。2016年要完成的普查入户登记、普查查遗补漏、普查改错、普查数据汇总。上报和数据质量评估.2017年要完成好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和总结。

二、项目单位绩效报告情况

经济普查已经圆满完成了2015年和2016年年度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省市普查办的充分肯定。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是为了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成为实施行政问责制和加强政府效能建设的重要抓手,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部门责任意识的举措。

(二)绩效评价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

评价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积极试行,稳步推进;程序规范,重点突出;客观公正,公开透明。

评价指标体系:决策过程.资金分配.资金到位.资金管理.组织实施.项目产出.项目效益.

评价方法: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制度、推进相关改革,加强宣传培训,建立考核机制。

(三)绩效评价过程

1、前期准备

衡山县统计局按照上级有关精神和文件要求,落实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抽调了专门的人员并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并下发了相关的文件制度.

2、组织实施

落实领导责任制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组织全员参与,取得了很好的目标成果和社会效益.

3、分析评价

围绕预算计划,强化预期绩效审核评估,突出绩效导向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绩效报告制度,充分运用评价结果,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

四、绩效评估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2016年经济普查经费到位资金40万元,全部为财政资金。

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宣传费2.5万元,培训费5.0万元招待费7.4万元,公务费12.6万元,车辆使用费4.5万元,资料印刷费4.0万元,调查人员补贴4.0万元,共计40万元。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年度项目经费支出安排计划经局党组讨论确定,经费使用严格按照县统计局《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财务管理制度》、《用车制度》和其他相关规定执行。实行专款专用,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和检查,杜绝挤占、截留、挪用现象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1、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普查采取“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组织原则,按照全县统一部署,各级普查机构实行在地登记原则。在现行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按照以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为单位划分的普查区,对在所辖区域内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个体经营户,进行“地毯式”逐一普查。所有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均填报《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普查表》,同时,多产业法人单位还需填报《多产业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一览表》,个体经营户填报《个体经营户普查表》。

2、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普查采取“先普查后比对”,即先组织进行“地毯式”普查,然后将“地毯式”普查结果分别与有关部门行政登记资料和清查资料进行比对,根据比对情况,重点进行查遗补漏,改错和资料汇总。

(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1、项目经济性分析

(1)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

2016年经济普查预算40万元,实际支出40万元,没有超预算。

(2)项目成本(预算)节约情况

经济普查平均成本皆不超计划。

2、项目的效率性分析

(1)项目的实施进度

普查所有工作全部按计划要求的时间完成。

(2)项目完成质量

通过普查,全县共有法人单位2141个,产业活动单位484个,个体户13642个,比二普的法人单位1428个,产业活动单位384个,个体户10578个分别多出713个,100个,3064个,比如分别为49.9%,26.0%,29.0%。按照普查要求,我们还对全县部分单位和乡镇进行了质量抽查,差错率都在1%以内,符合国家要求。

3、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1)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

2016年预期工作目标全部完成

(2)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全面调查了解我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布局,了解我县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摸清我县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

四、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2016年各项工作已如期完成,综合评分为97分,详见《项目基本信息》绩效评价指标评分部分。

五、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以后年度计划安排,评价结果公开等)

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衡阳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统计工作规范>的通知》(衡政发[2011]29号)精神,将行政经费与大型普查、专项调查以及有关信息化建设经费一起列入同级财政经常性预算。其中:重大普查如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经费(具体包括工作经费、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两员”补贴、奖励经费等),按人口数参照下列标准执行:人口在40万人及以上的按照人平4元的标准列入预算,4×442538人=1770152元,而我县只解决80万元。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主要做法是:1、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3、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宣传工作还未到位;2、是群众配合程度普遍不高;3是普查表填表不很规范,出现错填、缺填、混填也还比比皆是。

七、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2017年,经济普查工作还有普查资料从开发和应用,普查资料的印刷,以及总结表彰的任务,还需经费8万元,请于2017年予以解决。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