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柳红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报告我县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继续保持新常态运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脱贫攻坚、环境污染治理“三大攻坚战”全面打响,地方政府融资政策进一步收紧,环保压力进一步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在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全县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上半年,预计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43亿元,为年度计划的,增长8.2%,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个百分点。完成财政总收入5.13亿元,同比下降1.19%,为年度计划的52.61%,税占比为74.8%,比上年同期提高15.2个百分点,收入质量大幅提高。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75亿元,为年度计划的,增长16%,高于全市平均增速。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亿元,为年度计划的44.71%,增长11.5%,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44元,增长8.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06元,增长7.9%,增速分别高于上年同期0.7个、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45.63亿元,比年初增加3.54亿元,增长;各项贷款余额61.82亿元,比年初增加7.97亿元,增长。
(二)产业发展持续升级。上半年,县政府设立2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7家,休闲农业发展到65家,30亩以上种田大户达1300户,比上年同期增加280户;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达20.15万亩,与6家粮食产业签订订单合同,实现订单生产;衡山红脆桃“猪血桃”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省级评审。园区成功引进10家工业企业。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7.08亿元,增长7%,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签订产学研合同6个。申请专利56件。3家企业成功申报省转型升级项目,1家企业列入省市“小巨人”企业。全面完成《衡山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中国虎山衡山福地项目挂牌。创品国际建材家居城主体竣工。上半年,全县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300万元,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86万美元。
(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105个县重点项目开工70个,开工率为67%,比上年同期提高2.67个百分点,完成投资20.8亿元,投资完成率为21%,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26个市考核县重点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分别为96%、67%。批回项目建设用地 公顷。发改线争取国省预算内资金 万元。垃圾转运站项目、工业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运营,环溪生活垃圾填埋场全部封场,5个乡镇垃圾转运站开工建设。开云南路主道已全线拉通,沿江路诗词碑廊、文化长廊建设已全部完成。福田铺至沙泉社区13km供气主管网完成铺设。
(四)重点改革有所突破。政务中心建成使用,“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审批职能归并、进驻人员及进驻事项基本确定。公布192项公共服务项目清单,明确公共服务事项。出台《衡山县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建立PPP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规范推动PPP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加快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将所有财政专户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降低制造、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增值税税率,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殡仪馆主体工程成功验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正式启动,供销社改革持续深化。出台分级诊疗试行方案,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与12家、5家乡镇卫生院结成医联体。
(五)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新增城镇就业163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00人。全县贫困人口在80人以上村(社区)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偿住院费用达1322万元,报销比例达81%。410户农村危房改造户完成资格审查,210户(套)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65户棚户区改造户完成搬迁安置。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征缴1493.97万元,完成任务的106.8%。低保动态调整退出244户421人,新增75户177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提高到60元,高出省定标准5元。县疾控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免费“两癌”筛查完成2529人,产前筛查完成837人。
二、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有所好转,但向好基础还不牢固,问题短板仍比较突出,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着力加以解决:
一是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不快。上半年,105个重点项目中有30个项目尚未开工,占比达33%,投资完成率仅完成21%。要素有瓶颈。资金方面,国省投资项目资金到位慢,银行贷款“门槛高”,项目业主惜投慎投;土地方面,土地指标过少,报批时间长,群众期望高,征地拆迁难。环境有制约。政务环境方面,项目前期时间依然环节多、周期长,有些项目竣工由于手续等问题难以投运;施工环境方面,无理阻工、强揽工程等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二是产业发展亟需转型升级。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机械化程度不高,经济效益较低,土地抛荒情况比较普遍;人们渴求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不多,低质农产品供给过剩,农产品结构不优。工业生产主要集中于制鞋、造纸、矿产品加工、化工等低端、污染较重行业,产品竞争力不强,环保压力较大。服务业中吃、穿、住等常规行业占比较重,旅游休闲、健康医疗、养老、设计等朝阳行业发展迟缓。
三是政府债务风险突出。截至2017年底,全县债务总额达到41.1亿元,还本付息压力巨大。当前,受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财政收入挤水份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县财政收入增长进一步放缓,预计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9.2亿元,完成基金收入5亿元。而各种社会民生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工资公车改革等财政保障支出不断扩大,预计全年一般预算支出要达到26个亿,基金支出要达到6个亿,远高于财政收入,收支矛盾进一步凸显。
三、对下半年经济走势的预测
从内外经济环境分析,今年下半年经济运行将延续上半年发展态势,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增速比上半年可能稍有放缓。
一是从外部看,宏观经济需求放缓压力增大。投资方面,地方债务风险加大,基建投资增速放缓;传统制造业投资持续疲软,高新技术投资受贸易战影响,增速也会有所回落;限购和棚户区货币化政策调整,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消费方面,下半年,人们的消费结构、消费能力短时期难以改变,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出口方面,中美贸易冲突升温,美元升值,外贸出口将承受较大打击。
二是从内部看,我县经济运行稳有基础。经过多年持续调整,我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增速高于一二产增速,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为县域经济平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工业“原地倍增”计划成效初显,佳诚新材、恒信建材、皕成科技、嘉力机械、信联食品等一批落户衡山多年的企业,通过高新技改、新增生产线等方式,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紫盖峰旅游度假区、虎山福地旅游区等重大旅游项目的稳步实施,也为我县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竭动力。
四、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下半年,我们要牢固树立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盯着目标去,紧跟问题走,坚定信心,强化举措,着力补齐弱项短板,力争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建议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坚持扩大投资,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当前,扩大投资仍是我县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项目建设就扩大投资最有效的方式。一要突破要素瓶颈。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和产业趋势,有针对性发包装项目,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跑项争资,力争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纳入国家、省市计划笼子;要搭建政银企社平台,争取金融机构对项目建设的支持;要着力招商引资,拓宽社会资本投资范围,降低投资门槛,引进社会资金。要用足用活土地政策,加快土地报批,争取更多土地使用指标;要组织征拆攻坚,解决好拆迁户的后顾之忧,扩大土地储备,及时供应重点项目用地;要集约节约用地,开展闲置、废弃土地清理,提高土地利用率。二要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衡山县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行动细则》,进一步深化重点项目“政务服务绿色直通车”制度,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依法依规合并精简审批程序,切实缩短重点项目审批时间;优化施工环境,严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等现象,严厉打击无理阻工、强揽工程等行为。三是做强融资平台。通过注入自然资源、土地收益、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以及特许经营权、收费权等无形资产,壮大融资平台的资产规模,提高资信等级;通过扩大项目资本金,发行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以及收费权益转让等多种方式,拓宽平台投融资渠道,提升投融资能力;通过兼并、改制重组等方式完善地方融资平台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平台市场化运营能力及资产质量和偿债能力。通过债务股权化等金融创新,引入民间资本或筹划上市,实现融资平台从单纯的“土地运作模式”转型至“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模式”。四要强化督查考核。通过组织如招商引资、银企对接、交流学习、巡查讲评、集中开工、环境整治、评比验收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不断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强化考核奖惩,加快出台项目建设、投资统计等工作的考核办法,切实激发基层干部职工的干事激情。
(二)坚持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转型升级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转得越早,升级越快,产业发展越有潜力。一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继续抓好龙头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工作,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抓好种粮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增强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专业化、组织化水平;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完成衡山红脆桃(猪血桃)国家级评审。二是。二是加快新型工业发展。加快处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盘活占用的土地、资金、人才资源。严格落实促进工业产业提质升级意见和行动方案,加大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绿色循环经济企业、新材料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平台签订产学研合同,积极为企业争取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三是积极发展服务业。抓好内外贸易的整合,突出商贸流通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扶持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的纽带作用,做好名优特农副产业的注册申报、质量认证、网络促销等工作。建立全县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加强项目储备,实施精准招商,力争年内签约落地2个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大型旅游项目。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创建1个3星级景区、5个省级乡村旅游服务区、1个3星级酒店和1个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
(三)坚持基础先行,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一是完善交通能源网。完成沿江路提质改造,力争拉通紫巾山沿山公路,继续推进开云大道建设。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年度任务。建设开云至白果方向燃气管网20公里。改造升级53个村农村电网。二是提高承载能力。完成湘江水厂提质,启动二水厂建设,实施开云南路二期中心广场建设工程,推进黄花新区、开云新城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整合涉农资金,努力提升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水平。三是美化城乡环境。加强县城卫生日常清扫,突出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重点领域的整治,确保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评。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投资项目全部推行网上自主申报、在线审批监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推进“证照分离”试点工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扩大政府采购服务范围。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扩大农村“五权”抵押贷款规模,逐步提高“三农”保险覆盖面。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创建市级金融安全区,全面实施统一社会作用代码制度。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惠农综合服务工程建设。
(四)坚持人民至上,增强幸福感获得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一是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全面核实贫困户名单,加大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工作力度,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医疗救助扶贫政策,推进光伏扶贫项目建设,全面完成301户1069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二是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启动黄花小学建设。成立岳云教育集团,实施二中搬迁工程。启动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推进人民医院综合楼建设,建成新疾控中心主体工程。着力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体育馆主体工程。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实现环溪垃圾填埋场封场整治,基本淘汰10吨以下燃煤锅炉,完成岭坡乡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抓好生态绿化工作,做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完成冷水井滑坡治理工程。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做好下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完成今年各项主要目标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