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基建为契机 布局产业创新链条——访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胡伟林

湖南省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都位居全国前列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复工复产、重启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湖南地区生产总值为8824.82亿元经济增速仅下滑1.9%与贵州并列全国第三位。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降幅均小于全国平均水平

    2月初我们在全国率先做出了复工复产的部署。为深入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战略部署湖南省专门召开一次省委全会明确提出了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目标,迅速在全省形成了稳经济的氛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就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胡伟林

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快速回升态势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能迅速稳住经济湖南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胡伟林:一是解决企业的痛点防疫手段和物资保障、人员返岗、物流畅通是早期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我们从问题入手选派2万多名驻企联络员下沉到2.5万家企业指导防疫免费提供预防用中药汤剂;较早解除封村封路限制开通“点对点”班车让工人返岗,并迅速上线“湘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对物流企业率先复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在落实国家惠企政策基础上,还出台了一批含金量足的政策目前,全省规模工业、服务企业基本实现满岗复工4月份工业用电量增长12.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2%

    二是狠抓项目的重点投资迅速形成增长动能。2月下旬湖南省委省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全省稳投资电视电话会议,由省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持续抓产业项目建设年,推动14个市州829个重大项目同步集中开工1~4月份全省新开工重大项目3613投资增长1.5%实现了由负转正,增速和增量都位居全国前列

    三是补上消费的断点消费关联着大量的小微企业和社会就业,只有把消费启动起来才能畅通经济循环为了启动消费,我们不仅派发消费券还提前发放节日慰问费,累计带动商户交易额数百亿元此外,在全国率先安排2亿元文旅企业纾困资金加快充电设施网点建设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等。4月份湖南省消费增幅较3月份回升了4.8个百分点

    同时针对海外疫情风险蔓延的新形势,持续深入扩大开放帮助进出口企业稳定贸易渠道,解决实际困难1~4月份全省进出口总额增长20.2%增速居全国第一。狠抓春耕生产稳住农业基础,目前全省主要经济指标都呈现出快速回升态势

“六保”取得阶段性成效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请问湖南在落实“六保”任务方面有哪些举措?

    胡伟林:“六保”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必须守好的底线。湖南前期实施的一系列举措大部分也是聚焦“六保”任务展开的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进一步抓细抓实

    保居民就业方面重点是从复工复产转向全面稳工稳产,稳住就业的基本盘通过以工代赈、设置公益性岗位、扩大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规模等途径,解决好贫困群众和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同时,利用“湘就业”等服务平台畅通就业供需渠道;利用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

    保基本民生方面重点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目标扎实推进“六个全覆盖”工程,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力度,高质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

    保市场主体方面重点是打好企业帮扶政策“组合拳”,特别是针对中小微企业抓好纾困、减税、减免房租、融资支持等各项政策的落实。同时持续抓产业项目建设,深入推进“135”工程升级版抓新兴产业孵化延伸,培育一批新的市场主体

    保粮食能源安全方面发挥农业大省的担当,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15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600亿斤以上、生猪等主要农副产品生产稳定同时,加强煤电油气运行情况监测调度确保供应稳定。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重点是对现有产业链进行系统梳理,找准产业链供应链的断点和堵点持续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对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强监测及时解决原材料、技术供应问题。

    保基层运转方面重点是加大基层政府财政运转情况调度,强化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加大保障力度,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和预算支出有保障积极引导地方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负债率同时,强化支出管理压缩不合理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

紧跟产业格局新变化布局新基建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疫情过后全球的产业链、分工链、价值链可能加速重构,作为中部省份您觉得湖南如何把握机遇?

    胡伟林:近年来湖南在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过程中,一直紧跟产业格局新变化按照产业链思路抓产业。目前已形成了3个万亿级产业、11个千亿级产业20大新兴优势产业湖南能够在疫情的冲击中迅速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年抓产业的积累疫情冲击之下,我们发现了产业链中的一些短板也看到了产业格局变化的一些新趋势。

    如何在危中寻机省委省政府从疫情暴发之初,就部署专题研究并着手启动了一些工作。初步考虑:一是明确重点就是把产业格局变化的趋势和我省产业的优势结合起来,主要是支持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具备一定优势的产业企业开展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攻关,加快补齐短板领域和“卡脖子”环节支持新材料、信息安全、电子元器件等一批既有发展基础、又有市场前景的产业领域,实施“延链、强链”工程加快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支持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产业抢抓疫情带来的数字化、智能化趋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二是建好平台这次“两会”的湖南全团建议,就提出支持长株潭创建国家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将以此为契机,加快打造全国一流的装备制造核心区、先进制造业核心区、智能制造示范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继续抓好“两山”(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和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两个创新产业孵化平台建设,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持续推进湘南湘西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针对疫情后人口流动、就业取向的变化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三是创新方式既注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支持企业开展国际竞争合作继续落实省领导联系产业链制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也注重强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构建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市场化应用。四是储备人才产业重新洗牌布局的时候,正是人才大流动的时候受疫情影响,不少沿海和国外企业都在大规模裁员一些海外华人华侨归国的意愿明显增强,数量较大的留学生群体回国创业的氛围也更加浓厚我们将利用好这个时间窗口,引进一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高端科技人才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今年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湖南在这方面有什么谋划和布局?

    胡伟林:5G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既是当前稳定增长的有效抓手,也是未来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条件更是拉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湖南已经超前进行了一些布局,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下一步,我们将抢抓国家加大新基建投入的政策机遇坚持项目和产业两手抓。

    一方面加大新基建项目的投入力度。我们计划今年布局建设3万个5G基站启动园区工业互联网、“城市大脑”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大中城市规模组网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的推广力度。初步估算这方面的年度新增投资将超过100亿元同时,我们还在研究制定全省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将坚持以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统筹规划全省新基建区域分布和重点领域

    另一方面以新基建为契机,加强相关产业创新链条布局湖南将抢抓机遇,立足现有基础条件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轨道交通、车联网、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相关产业领域加快完善支持政策,强化创新应用试点示范优先引入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落户,支持龙头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带动产业集群加速壮大。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