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是国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和纽带。自2003年交通运输部提出要修好农村路,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以来,我县掀起了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热潮,下面将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我县农村公路的现状
我县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166.798公里,截止2012年底全县共新修和改造农村公路1085.568公里。其中乡道210.312公里,村道884.256公里(包括村民全额自筹提前实施270公里),全县17个乡镇324个行政村,已有321个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通畅率达99%。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90%,在2011年末考核中,我县农村公路好路率为63%,位居衡阳市前列。
二、2012年完成的主要任务
1、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70公里(其中提前实施64公里);
2、已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4座,分别是店门镇托塘桥、岭坡乡白马神桥、开云镇石溪桥、白果镇大坝桥。在建1座,长青乡晓岚港桥,预计年底前可以通车;
3、完成渡改桥工程长青乡张公渡桥;
4、按照省市要求,圆满完成“农村公路养护活动年”活动,建立了以福田铺乡为中心的农村公路养护示范片,完成养护示范路13.1公里;
5、完成X042三座桥至岩上公路大中修工程4.3公里;
6、完成X042三座桥至岩上段、坪田至石子段的安保工程,新增设波形护栏1300米、警示桩1200米,同时按照省市要求,对县乡道上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新增了护栏加固和养护责任“三个一”公示牌。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
1、“十二五”建设政策不明朗,计划满足不了建设需求。我县在“十一五”期间已经有96%的行政村通畅,但由于“十一五”政策的局限,每个村的通畅线路只是连接到村部,并没有与相邻村、高等级公路相连接。目前农村公路“十二五”建设已经进入第三年,而省里仍未有明确的关于农村公路、特别是“连通工程”的政策和导向。我县很多的村的农村公路原来就没有与外界连通、现在想修通公路又没有计划,导致农村公路建设整体进展受阻、推进迟缓。此外,我县农村公路年度计划项目逐年减少,目前省厅的规定,暂时只对“十一五”期间未通畅的村安排项目。2011年我县未通畅村项目的计划为62.5公里;2012年为5.3公里;2013年仅有0.7公里,远远不能满足全县老百姓修路的需求。
2、资金缺口严重,老百姓筹资压力大。因为计划不能满足全县老百姓修路的需求,所以县政府也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实施了一些项目,来满足部分村迫切的需求,这类项目中央没有计划资金下拨,全部要靠县里自行筹资解决,每超修1公里农村公路,县政府要垫资13-18万元。到去年年末,全县共超计划实施农村公路接近110公里,再加上2013年提前实施50公里,如果省交通运输厅不增加计划进来的话,那么到今年年底,我县的农村公路计划缺口将突破150公里,资金缺口将达到2000多万元。去年这部分需要县财政先行垫付的资金并没有足额到位,现在农村公路专户还欠施工单位工程款600余万元。
同时,在《衡山县农村公路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由乡政府和项目村担任建设业主,根据《办法》的政策规定,他们的筹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3、农村公路养护迫在眉睫。“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公路水泥路面硬化150公里以上。根据2011年年报统计,目前隶属于公路所管养的农村公路共计1166.798公里(省道0.727公里,县道100.493公里,乡道338.114公里,村道723.296公里、专用公路4.168公里)。由于之前的农村公路管养主体不明确,养护体系也不健全,许多县乡道、几乎所有的村道基本上无人进行养护,导致许多的农村公路破损严重,个别村的公路已经到了砼返砂的程度。2012年我县出台了《衡山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按照《细则》规定,各级政府都应该配套相应的养护资金,但到目前为止,县、乡两级政府的养护资金都没有筹措到位,导致许多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都没有开展。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1、积极向上争取计划,2012年在局党委的统一安排下,单位多次到省交通厅进行计划衔接,通过努力,争取了20余公里的通乡公路计划指标,把我县原来的油返砂性质的县道列入到了通乡公路改造计划,极大的缓解了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压力。今年我局将继续加大争资跑项的力度,及时根据国、省关于农村公路的政策导向进行对口衔接,尽可能多争取农村公路计划指标。
2、根据成品油税费改革精神,出台了《衡山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主动转变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模式,切实解决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各方,特别是广大乡村和农民的积极性,为全面完成我县农村公路“十二五”建设任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3、立足长远,建立农村公路发展的长效机制,出台《衡山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对全县农村公路养护运行机制进行了改革,建立“职能清晰、责权明确、体制顺畅”的农村公路养护新模式,进一步明确各级养护主体的职责权限,建立稳定的养护资金筹措渠道,配套各种管理措施和办法。
五、2013年工作思路
2013年我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农村公路“十二五”规划任务”的总体目标,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具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和进度,全面实施农村公路“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2、搞好养护和路政工作,完成市处和县局下达的公路养护目标任务,养护、路政管理稳中求进,力争进入全市前列。
3、以人为本,继续抓好干部职工思路、政治、业务学习,搞好两个文明建设,抓好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工作,确保无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衡山县农村公路管理所
二0一三年四月十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