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年终总结会上的讲话

2012年年终总结会上的讲话

衡山县交通运输局 局长 周后冬

2012年,在全系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交通运输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目标任务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结合2013年交通工作思路,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2年交通运输工作概况

(一)着力改善民生,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成绩。

 1、高速公路建设:总投资为250000万元的南岳高速公路于 12月23日 顺利通车,潭衡西高速公路至白果连接线也于12月顺利通车,使S314线全线贯通。

2、干线公路改造:南岳高速公路县城连接线(含紫巾沿山公路)已召开征地拆迁动员大会并启动了拆迁工作;南马线干线公路改造已完成工可,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完成107国大修2.5公里,组织完成县道11公里大中修;完成S314线衡山湘江公路大桥和G107国道罗陂南桥的危桥改造,S314线白果大桥拆除重建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

3、农村公路建设:一是完成65公里通畅工程,超额县目标任务5公里。二是完成危桥改造4座,在建2座;完成渡改桥工程1座。三是完成了X402三座桥至岩上段4.3公里安保工程;完成农村公路养护活动年福田铺乡示范片养护工作,养护示范路13.1公里。四是完成续建3个农村客运站和新建16个农村客运招呼站。

4、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已启动开云汽车站前期工作,草拟了开云汽车站建设合同书。二是原防洪堤老砂石码头于 3月31日 下午关闭了现有码头及采砂生产设施,现已与开云镇板桥村五组签订了征地协议,相关部门手续及资料正在报批中。三是新建公交车站牌42块。四是建设水上安全视频监控中心一个。

全力实施监管行业安全工作取得新进展。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行动,加大水上交通安全整治,制订并颁布实施了《衡山县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和《衡山县客渡船签单发航制度》,举办了客渡船船员技术培训班一期,培训客渡船船员59名,全面落实“三把关一监督”,抓好源头管理,配备码头视频监控头7个,设签单发航员16名,加强现场监控,深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检查各类船舶798艘,共排查出隐患6处,已整治消除5处。确保了全县水陆交通运输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大力加强管理,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取得新提升

一是加强客运站驻站管理,严格执行“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规定,严格“三品”检查,严把客运驾驶员资格关和车辆技术关,全力保障道路客运安全。二是合理审批客运线路,在已开通的农村客运班线基础上,延伸2条线客运线路,使我县行政村通车数达到了299个,通车率达到92.3%。三是加强了对城市公共客运营运的管理,深入开展行业优质服务。对武广高铁衡山西站客运秩序进行了有效监控。

二、存在问题与困难

(一)成品油税费改革以后,交通系统保运转与交通建设未分离,系统保运转难。

(二)项目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自筹配套资金落实难,资金筹措压力大。

(三)征地拆迁难。如砂石码头搬迁、南岳高速公路县城连接线因征地拆迁问题使工程项目难以进展。

(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亟待进一步提升。重建轻养现象普遍存在,养护管理尤其是村级公路管养机制还未真正有效启动和建立。
    (五)道路运输集约化、专业化程度不高,运力结构不够优化,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改善,非法营运、超载超限、不规范营运等现象还依然存在。 

三、2013年工作思路

()确保重点工程建设:做好潭衡西、南岳高速公路通车后相关遗留问题扫尾工作;完成砂石码头征地拆迁、码头主体和土建工程;完成开云汽车站征地拆迁,启动工程建设。

(二)推进干线公路改造:全面启动南岳高速公路县城连接线(含紫巾沿山公路)建设,实现主线路基基本成型;配合完成107国道改造工程;完成314线白果楚南桥改造工程;完成安保工程建设30公里;协助完成国省道大中修,组织完成县道大中修;加快黄花新区接线工程建设力度。

(三)完善农村公路网络:继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养力度。加强与省市主管部门联系,争取上级支持。拟申报建设农村公路通畅工程100公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4座(其中中桥1座,小桥3座),完成桐梓-先锋县道的大中修和安保工程建设白果镇农村公路养护示范片,标准养护示范路25公里,继续完善对县、乡道上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急坡陡弯处的警示牌和护栏,使行政村通车率达95%,建设招呼站20个,建设农村客运站1个。

(四)加大跑项争资力度: 根据2013年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要求,投入资金额将达到1亿元,其中本级财政配套将突破4000万元。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全方位筹集资金。完成南马线、新马线规划及招投标前期工作,力争动工建设;加大力度争取黄花坪至武广衡山西站一级公路项目、衡山湘江公路二大桥建设项目纳入国省计划笼子

(五)抓好水陆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根据省市安排,水上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延期到今年10月,要进一步开展整治专项行动,规范管理,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建立安全监督长效机制。加强水上安全设施设备建设,完成码头改造项目5个,船舶改造、老旧船舶更新13艘,配备安全监督巡逻艇1艘,制作安全责任标牌16块,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充分发挥视频监控作用,确保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六)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服务能力:推进依法行政,规范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行为;大力发展综合运输,推动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继续深入开展运输市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切实解决运输市场突出问题;加快交通由能力增加为主向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转变,普遍提高服务水平,为老百姓提供有选择、多层次、有品质的出行服务,实现交通与人的和谐。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