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年交通建设如何融入、支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20132015年交通建设如何融入、支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一、科学规划旅游公路,促进旅游快速发展。

我局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县域经济重点县的总体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统筹谋划,在制定衡山县“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同时,特别优化结合了旅游路线规划,积极构建县内40分钟交通圈,打造快捷、畅通、安全、景观性的旅游交通网络。

二、加快建设旅游公路,提高景区可进入性。

(一)以点带面,构建网络。为了促进萱洲古镇、大源渡水上旅游区、紫金山森林公园、衡山竹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衡山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我们将积极协调,向上级争取资金,抓紧完成南岳高速公路县城连接线、紫巾沿山公路、南马线(南岳至马迹)、新马线(新桥至马迹)等公路的改造建设和S314线白果大桥维修工程及300公里的农村通畅公路建设任务。为支持衡山乡村油菜花旅游节,配合107国道衡阳市绕城线改造,将糖铺至萱洲段纳入配套建设。

(二)巩固龙头,凸显品牌。为对接 5A 级风景名胜区暨国家自然保护区—南岳衡山,我们将启动南岳高速南岳至武广西站连接线公路延伸至黄花坪(连接314线)建设的前期工作。
     三、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服务旅游资源开发。
     (一)加强旅游公路养护管理。坚持“建养并重、管养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旅游公路全面养护,使旅游公路路况不断改善,好路率不断提高和巩固。继续实施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保障群众安全出行。加大公路路政管理力度,维护路产路权,保障旅游公路安全畅通。
    (二)持续强化站场建设。我们将新建2个二级客运站(武广开云汽车站、黄花坪中心汽车站)、3个农村客运站、3个货运站和60个招呼站,努力为旅游景点提供站场服务。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客运车辆档次,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管理秩序,满足我县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衡山县交通运输局

20134月9日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