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永和中心学校2015年度决算说明

一、单位基本情况

衡山县永和中心学校位于衡山县永和乡茶石村,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51人,实有在职人数115人,退休73人。职责定位:负责全基础教育(含学前教育)。

二、单位财务状总分析

1.收入结构分析

上年结余:333811.60元。其中:普通教育结余333811.60元。普通教育收入:12504596.74元,其中:学前教育收入200000元、小学教育收入4647780元、其他普通教育收入3531222.96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收入3119857.78元。其他收入:100000元;收入总计为:12838408.34元。

2.全年收支分析

全年总收入为:12838408.34元,总支出为:12838408.34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6140675.46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3586360.74元、商品和服务支出800021.14、其他资本性支出1106082元、债务利息支出248050元、其他支出100000元;年底结余为:0元。人员经费占支出率为:47.83%

3.资产负分析

资产合计:10234868.57元,其中:库存现金9345.63元、财政应返还额度1100725.8元、其他应收款663010.34、固定资产8461786.8元;负债合计:1773081.77元,其中:短期借款1740000元、其他应付款33073.15、应缴财政专户款8.62;净资产合计:8461786.80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基金8461786.80

资产负债率为:20.56%

三、本单位财务开展情况

财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反映本年度单位在加强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产生的积极效果。为此,衡山县永和中心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

1.完善财务制度建设,使管理更具规范化

财务制度建设是财务科非常重视的基础性工作。衡山县永和中心学校2015年在已实施各项有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党和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补充完善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财务报销流程》、《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这些制度的配套建设,基本上形成了衡山县永和中心学校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对促进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规范作用。

2.当好家、理好财

财务部门作为非盈利部门,只停留在记账、算账的基础上是不行的,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对财务人员的要求,必须合理、科学理财,并有效控制成本(费用),充分发挥单位内部控制的职能。积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通过对一系列制度的学习、讨论,把各项条款逐一与实际业务联系在一起,找问题、找漏洞,并反复消化,严格把关。在各环节中,强调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讲人情,把一些不规范的票据和费用报销拒之门外。在凭证审核环节中,依据相关制度的规定,认真审核每一张凭证,不把问题带到下一个环节。

3.强化经费监督,做好收支平衡

年初,财务室就对针对本年度部门结构调整在经费支出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按照财务科目进行分类,以部门生产特点为参考依据。本着勤俭、节约、高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对2015年经费预算进行了详细分解,从整体上对经费有了统筹安排。在具体工作中,依法、合理、有效使用每一项资金,严格按照专项资金支付程序办事。与此同时,建立了严格的资金支付流程,加快了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做到先审后支、不审不支、支出必有来源,实行了先批后支的报账程序,全过程监督预算执行,提高财务管理,保证了收支平衡。

4.部门预算编制及总体执行情况

一是细化预算内容,根据近几年财务支出明细账详细分析收入、费用的执行情况,按科目进行了分类统计,为2016年全面预算奠定了基础;二是提高预算透明度,其明细指标以工作要点分解到部门,使各部门对全年预算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三是增强预算的刚性,注重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关情况,不定期的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严格审批程序。一年来,预算的总体执行况良好。

四、存的问题及对策

2015年,衡山县永和中心学校的财务工作在制度建设,项目细化分解管理、支出合同管理、保障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专业操作技能总结不够,部门预算、执行、决算口径一致,分析原因不够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在新的一年里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诸如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完善项目资金全程管理体系以及充分发挥财政国库支付网的作用等等。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