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局坚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六仗”,突出抓好防灾减灾、着力发展林业产业、不断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力推进衡山林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总结回顾
(一)突出抓好生态功能、资源监管、项目发展“三项重点”,推动林业治理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巩固拓展林业生态功能。以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和油茶产业示范项目为引导,全年完成人工造林0.26万亩,退化林修复1.2万亩,油茶新造0.7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0.61万亩,全面完成各项计划任务;在紫盖峰片区开展了“绿色助力文旅发展”主题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绿化大苗1200余株;积极服务衡阳市承办的“湖南省第三届文旅大会”,为岳北农工会百年庆典、紫盖峰星空营地、九观湖环湖自行车赛、萱洲社区乡村振兴示范点等重点项目实施了绿化美化工程;启动了省级生态廊道建设,“通道绿化三年行动”完美收官,年内新增和补植路段400余公里,栽植各类苗木5万余株。
二是扎实提升林业管护水平。完成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调查和97个样地调查工作,核查36322个不一致图斑,全县林草资源家底进一步澄清;着力提升森林防火综合能力,扎实推进国债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和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能力提升两年行动,年内建设19.5公里生物防火林带,开展打击违法用火行为,落实“131”火情处置机制,及时制止和查处野外违规用火行为80余起,全年未发生一起“过夜火”,全面打赢森林防火翻身仗;持续开展松材线虫病五年攻坚、“护松”检疫执法等专项行动,科学除治松材线虫病疫木8324株,虫害面积进一步压缩;开展漏登古树重新登记,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古树及时处理,对全县35株古松树进行注孔打药生物防治,完善古树名木数据库质检错误信息99条,纠正古树位置偏移的信息12株;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有新突破,年内救助各类野生动物8起,建立了野生动物致害保险理赔机制;深入开展全面禁伐行动,构建常态化禁伐专项行动工作格局,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行为,全年办理林业行政案件43起,处罚55人,处罚金额210余万元。
三是始终坚持项目引导发展。积极服务和服从县委、县政府保障县域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在保障项目使用林地方面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积极化解矛盾瓶颈,年内为幻多奇文旅、衡山县智能化育秧厂、衡山长江风电厂等20个重点项目申报林地43.7公顷,其中在为幻多奇文旅康养产业项目报批林地时,为抢抓项目开工时间节点,我局组织专班组卷,安排专人在省局跟踪报批,仅历时18天便为项目拿到林地使用许可90.75亩,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引进岭坡农业综合体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今年,我局争资跑项任务为3300万元,年内争取国土绿化试点示范、油茶产业示范奖补等中央、省、市项目资金6697.22万元(含紫金山国有林场国债资金3000万元),超额完成任务。我局以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全面盘活林地经营权,推进林权集约化、高效化经营,由县城建投公司作为全县林地经营权打包流转的指定平台公司,为各类重点项目使用林地提供直通桥梁,为项目融资包装提供资源保障;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全年新增林下套种面积0.25万亩,全县林下套种面积达0.65万亩,在萱洲镇里石村、响水村、依田村油茶新造基地探索“油茶+辣椒(大豆、西瓜)”等短期农作物套种模式,县仁峰农业开发公司在开云镇桂花村、福田铺乡白云村广泛推广“油茶+黄枙子”,不断提高油茶产业附加值,提升油茶产业基地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二)着力构建组织、制度、管护“三大体系”,高站位推行林长制工作落地落实
一是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林长制工作,参照省市设立双林长,县委书记、县长带头开展林长履职,高规格召开了2024年全县林长制工作大会,先后签发了“推深做实林长制、加强林木资源监管、实行全面禁伐”等县林长令,落实县级领导“一对一”包乡镇制度,全体县级林长积极主动扛牢责任,定期开展巡林,协调推进林业各项重点任务,切实构建起“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工作格局。
二是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主动抓牢新形势下林长制工作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整合部门力量,协调发挥各方作用,切实形成工作合力。2024年全县共组织召开林长会25次,县乡村三级林长开展巡林调研3万余人次。
三是管护体系更加高效。县乡村三级林长主动履职尽责,统筹各方力量,将林业事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长四员”职能有力彰显;大力推进标准化林业站建设,全县12个乡镇已有10个乡镇被省林业局纳入国家级标准化林业站,2024年度衡阳市标准化林业站建设现场观摩会在我县召开,切实打通服务林农“最后一公里”。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全县林业建设主要任务是做活护绿、增绿、活绿、管绿“四篇文章”。
(一)突出“护绿”筑屏障。扎实推进长期国债生物防火隔离带项目和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提升两年行动,持续开展松材线虫病五年攻坚、“护松”检疫执法等专项行动,遏制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全面防范化解系统性安全风险,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林业禁毒有关工作,加强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森林督查、绿盾、洞庭清波、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确保各类问题及时有效整改到位。在全县实行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坚决杜绝未批先建使用林地行为,坚定不移常态化开展全面禁伐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二)突出“增绿”固底色。加快推进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和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两个重点项目,到2025年,完成人工新造乔木林1690亩、退化林修复4091亩,完成油茶新造2000亩,低产林改造3000亩,加强县乡村三级联动,压实乡镇属地责任,主动为项目使用土地流转提供政策服务,鼓励支持森林投保,规范建立涉林保险保障体系,规避自然灾害风险,减轻林农负担,为全面完成计划任务建立良好环境。
(三)突出“用绿”提效益。以资源培育、生产加工、品牌建设为重点,推进油茶、竹木、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千亿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油茶生产用地,完善油茶林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油茶林水肥一体化建设试点示范。乘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东风,抢抓发展机遇,全面盘活林权,为县内各类重点项目融资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以竹木资源丰富和能工巧匠众多的优势,全力推动“以竹代塑”项目纵深发展,扶持竹伞、竹雕以及竹笛、葫芦丝等民族乐器的制作,推动更多竹木文创产品走向全国,打造新的富民产业。
(四)突出“管绿”强责任。落实“一长四员”网格化管护体系,完善“一长四员”工作制度,推进护林员规范化管理。加大林长制巡护系统推广使用力度,全面提升林长制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林长会议、林长令、林长巡林等制度落地落实,强化林长制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积极推介宣传林长制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营造浓厚工作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