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农业局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上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增粮增收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发展特色产业和项目实施为重点,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早稻集中育秧工作获省农委副主任黄其萍高度认可;全市粮食生产督查,我县亩平投入第一,早稻生产面积比例第三;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奖励资金1090万元现到位;县农广校被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省级示范创建学校(全省20家)。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实现三个转变,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
全县落实早稻播种面积23万亩,比去年略有增加,一季稻面积0.5万亩,晚稻育秧面积1.8万亩,预计可抛插大田面积25.8万亩。粮食生产突出表现为三个转变:一是由散户兼业种粮向新型主体专业种粮转变。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扶持,培育种粮主力军。2015年上半年新增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5户,新增种粮合作组织12家,家庭农场27户。如白果镇新增家庭农场6家,合作组织3家,旺农合作社在先锋、瓦子河、瓦铺等五个村流转土地800余亩发展双季稻,自筹资金购置大型农机具,大米加工设备,准备主推当地品牌稻米,注册商标和大型烘干基地正在申报和筹建中。二是扩面增粮由科技兴粮转变。在全县17个乡镇,165个村开展集中育秧示范,共落实集中育秧点781个,育秧主体560个,完成集中育秧总面积12.5万亩,新增沙泉专业化育秧工厂1个,机插秧田面积447亩,机插大田面积3.9万亩,增加0.3万亩。其中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面积3.109万亩,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大力开展“百千万”双季稻高产示范活动。县级落实白果镇部级万亩示范片和沙泉乡“种三产四”示范片,20个监测点双季稻覆盖率100%,村级引导大户或合作组织办好百亩双季稻示范片。全县示范总面积6.7万亩,带动全县双季稻稳定发展。三是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为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扩大玉米、红薯等旱粮种植面积2.2万亩,引导农户在水稻不适宜区种植旱粮作物。大力发展生态有机特色米种,在福田、店门、萱洲建立3个有机稻示范基地800亩。在白果、江东、长青等粮食生产主产乡镇建立高档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12万亩,全部实行订单生产,利用南岳衡山名山效应,打造以南岳衡山为地理标志的优质稻米品牌。
(二)围绕“双轮驱动”战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根据县委、县政府“双轮驱动”战略,全力抓好特色农业产业,为大南岳衡山旅游经济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深入开展农业企业、休闲农业方面的调查研究,制定我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八大产业(粮食产业、茶叶产业、特色小水果、蔬菜产业、油茶产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庄)为衡山旅游产业提供“五个一”:发展优质有机米和旱粮作物,提供一碗好饭;发展特色蔬菜、养殖业和油茶产业,提供一盘好菜;发展特色小水果、茶叶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一份好特产;发展休闲农庄提供一处休闲好去处。目前,全县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发展到3家、24家,四星级休闲农庄3家;抓好菜篮子工程,上半年完成蔬菜播种面积6.8万亩,设施蔬菜面积3800亩;全县夏收油菜15.5万亩,稳中有增;2.5万亩席草即将收割完毕;以贺家乡、萱洲镇为中心的西甜瓜5000亩,朱血桃2000亩;以开云镇为中心的九龙李2000亩;以沙泉为中心的早白薯基地1万亩,新开发白茶面积2000亩;以白果镇为中心的葡萄基地500亩;以店门天华公司为中心的猕猴桃基地450亩;以开云山竹为中心的百合种植基地面积280亩;长江、萱洲“稻田养鱼”200亩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等特色农产品基地提质扩面,做大做强。同时,在全县启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工作,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认证。上半年完成了衡山天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40公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申报以及衡山惠民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复查换证申报工作。
(三)强化项目推进,夯实农业生产发展基础
积极做好项目申报、跟踪和实施工作,夯实农业生产发展基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15年申报培训任务3200人,由县农广校承担主要培训任务,已开展早稻集中育秧员和香、西瓜大棚嫁接育苗技术培训班共700人次;申报店门镇能仁村为农村清洁工程项目村,已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宣传工作;在基层农技条件设施建设中,萱洲镇“三农”服务中心已完成征地工作,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实施好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项目,6月底,在江东乡关圣村举办了衡山县专业化统防统治飞机防控观摩会;在白果镇白果镇岳北村实施50亩晚稻品种展示项目,展示品种20个,现已全部播种;测土配方施肥完成推广施肥技术面积31.1万亩,配方肥施用量3915余吨,15个整建制推进村示范100%推广使用配方肥;2014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稻产业项目全面完成,顺利通过省市验收;2013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项目已完工,准备县级验收,2014年项目全面实施;湘米工程项目在后山片建立高档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12万亩,全部实行订单生产;在沙泉乡实施了500亩“种三产四”示范片,全县超级杂交早稻面积突破12.8万亩;牵头县重点工程项目中,衡山天华生态农庄种植蔬菜450亩,优质红薯280亩,扩种优质猕猴桃150亩,垂钓休闲中心对外开放,主楼工程砌体完成85%,已完成全年投资的63%;衡山锦都生态农庄装修完成30%,完成全年投资的11%;永和紫冠生态农业建设水渠800米,围护栏3000米,大温棚加固3个,完成全年投资的42%。
(四)严格行政执法,农业生产安全得到保障
认真履行农业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职责,严格执法,保障了全县农业生产安全。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半年,对全县水稻、蔬菜生产基地、农贸批发市场及超市等生产经营的蔬菜、水果、稻米开展日常抽样检验检测、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配合省市业务部门开展蔬菜、水果、稻米例行监测各2期次,共抽检样品2485批次,其中合格样品 2457批次,合格率98.87%。发布农产品检测简报8期次、并针对不合格样品采取复检、追根溯源及下架处理。二是加强农资市场综合整治。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检查经营企业180余家。查处案件3件(农药2件、种子1件),为农民挽回损失30余万元;抽送检样品8个,清退违规种子200公斤,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上半年受理农户投诉3起,处办结3起。调解种子和除草剂药害纠纷各2起,为农民追索赔偿4.5万元。三是加强植物检疫执法。对全县种子、苗木销售市场开展检疫,对14个门店、114个批次、85个品种(组合)、22.78万公斤种子调动手续及检疫证号进行检查和核实,检查出4个品种6批次未开调运检疫证,经补开后都正常合格。
(五)精心服务指导,科学种田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面对面技术指导、大户帮扶、资料宣传、培训、电视宣传、短信等多种方式,推广实用新品种、新技术,及时有效地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水平。一是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进行早稻集中育秧、水稻、油菜、蔬菜、香(甜)瓜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培训26余期(次),发放科技示范户物化物资1万余份。二是科技宣传推广到户。结合实际,筛选和确定了我县水稻、油菜、蔬菜瓜果三大主导产业的主导品种24个、主推技术8项,通过电视台发布病虫警报7期,编印了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植物检疫保护等各方面资料3万余份,送发到全县各乡镇、村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将各项关键农业技术普及入户。三是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对华夏湘江现代农业项目参与现代农业规划编制,安排专业人员组织实施现代农业项目,为华夏湘江争资跑项;在早稻集中育秧、治理耕地抛荒、万亩示范等关键环节,组织百名农技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服务农业生产,坚守在乡镇一线,万亩示范片驻点技术人员不少于2名,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确保各项农业技术落到实处;引导耕地抛荒治理方面,开云镇和岭坡乡因地制宜各新增200亩玉米示范片,长江镇孝子碑村为去年市挂牌整改地段,今年采取土地流转,由大户承租复耕,既减少治理成本,又确保了复耕生产稳定。
(六)抓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参谋服务能力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重点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休闲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等课题的调研;6月底开展早稻种植面积核实工作,掌握农业生产的第一手资料,为种粮补贴的发放提供依据;认真总结“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绩,高质量编制“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重点规划了全县八大农业产业;加强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的提升,开展以乡镇农技员为主的基层农技员培训班,上半年在湖南农大和生物机电培训7期28人次;结合“大走访”活动,对接店门镇七个村的走访,出动人员200多人次,走访入户率100%,不仅解决农户在浸种育秧、大户技术指导等种植业方面的实际问题,同时重点问题重点解决,共投入10余万元用于改造湃水村水渠800m,支持托塘村发展茶园200亩;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着眼于巩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加强机关制度和党组织建设;稳步推进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机关经费管理,抓好机关政务服务,后勤保障、档案管理、人事、老干、工会等工作,建设风清气正、廉洁务实、高效有序的农业局机关。
今年上半年,我局各项工作任务均扎实开展,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完成全年计划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效益仍然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仍然不高。二是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任重道远,人才队伍的老化和专业人才的缺乏是突出问题。三是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缺乏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确保产粮大县地位,确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1万亩以上,粮食总产4.3亿斤以上。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进一步推动现代发展,确定下半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抓好农业技术指导服务。一是双抢在即,抓好双抢服务工作,做好中稻田间管理,及时指导早稻收割和晚稻栽插,提供物资帮扶,抓好晚稻各示范片管理和技术指导;二是及早谋划秋冬种生产,确保完成全年的农业生产目标;三是及时应对天气变化,加强科学防灾减灾。
2、进一步抓好项目申报实施。争取中央、省、市政策经济支持,认真做好项目的申报和争取,重点抓好田间工程、优质稻产业工程等重大项目的申报与跟踪落实,做好项目的年度验收准备。
3、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继续抓好龙头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工作,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二是抓好种粮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增强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专业化、组织化水平。三是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4、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好农技人员服务基层的活动,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业干部队伍。
衡山县农业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