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洪涝灾害救灾补损技术意见
6月25日以来,我县出现了持续性强降水,造成全县各乡镇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为科学有效应对,切实做好受灾农作物救灾补损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抓好水稻灾后管理
1、对淹水时间较短、受害较轻的晚稻秧苗和中稻禾苗,在洪水退后迅速洗叶扶苗,适当灌浅水护苗,以防禾苗生理失水,造成青枯死苗。并在洪水退后1-2天内,选用农用链霉素、嘧菌酯·噻唑锌、叶青双等对水喷雾,严重的田隔5天左右再喷一次。稻瘟病发病老区要喷施一次稻瘟灵预防稻瘟病。
2、对已造成失收的早稻或中稻,尽早做好补种和改种其它作物工作。补种可选用早稻中熟杂交品种(如陵两优942、陵两优268、潭两优215等)或早稻中熟常规品种(如中嘉早32、中早39等)作倒种春种植。杂交稻用种量每亩大田2.5 公斤,常规稻用种量每亩大田6公斤。也可采用大田分厢直播,大田直播用种量杂交稻每亩4公斤,常规稻每亩8公斤。
对不能补种晚稻的稻田,则改种其它作物。一般可改种秋玉米、秋红薯和蔬菜等作物。玉米选用特早熟品种;红薯选用夏红薯藤苗直接剪插;蔬菜可选用大白菜、小白菜、胡萝卜、秋豆角、秋黄瓜和大蒜等。
二、切实抓好经济作物灾后管理
一要排涝排渍。对受淹受涝的作物,要尽早排水露苗,及时疏通“三沟”,减轻渍害,促进作物迅速恢复生长。
二要清棵扶苗。对水打砂压的作物要迅速清理淤渣淤泥,扶苗洗苗,对造成倒伏的作物要及时扶正培土,防止断茎损叶。
三要中耕除草。清沟排渍后,在土壤湿度适宜时,抢晴天松土,起垄培土,中耕除草,降湿通气,促进根系发育。
四要追肥提苗。对受灾作物要及时追施速效肥料,补充养分,促进作物迅速恢复生长。对水毁严重、基本绝收的田块,要迅速排渍清淤,修整田埂,翻耕平整,改种补种,尽量减少损失。
三、切实抓好蔬菜灾后管理
一要及时抢收受灾蔬菜。受灾较重的菜地要尽快抢收尚未浸坏的蔬菜,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二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菜地田间残留的杂物,对倒伏的植株要及时扶苗固定,天气转晴后清沟沥水,中耕松土,补施薄肥,并用磷酸二氢钾等进行根外追肥。
三要及时抢栽抢种。对绝收的菜地,及时翻耕晾晒土壤,选择雨后晴天及时播种,可以选择生长期短的叶菜类、豆类蔬菜,并做好秋菜的育苗准备工作。
衡山县农业局
2017年7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