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2015年农资打假工作方案

山农业字〔2015〕5号         

衡山县2015年农资打假工作方案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2015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和《2015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的总体安排以及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

(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粮食生产是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坚持为农执法促发展,把消除危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保护农业优势产业健康发展、保护广大农民群众、专业合作社、农场和农资经营业主的合法权益作为农资打假工作的根本目的,坚持“问题导向,依法行政,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和属地管理为原则,实现源头治理、全程监管和促进放心农资供应三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农资执法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二)工做目标。以“打假、护农、增效、保安全”为目标,以提高农资打假对农业产业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能力、对优势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促进能力为着力点,推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不断深入,农民群众识假辨假能力和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放心农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农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重点。按照省市部署,以突出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健康发展,开展放心农资护产业执法活动,加强对危及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健康发展的农资产品整治为亮点,在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时节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围绕农资主产区、小规模经营聚集区、区域交界处等重点区域,加强对种子、农药、肥料等重点农资的重点整治;将粮食主产区、席草、茶果等经济作物主产区、农资主销区作为打击假劣违禁农资的主战场;搞好质量抽查和日常巡查;进一步强化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做到工作力度再加大,执法监管再深入,服务水平再提高

二、工作安排

农资打假工作在时间安排上紧扣农时,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具体安排如下

(一)2月下旬一3月,开展全县农资打假护春耕行动。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质量检查,依法查处农资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春耕期间农业生产安全。

(二)3一4月,组织开展创建“诚信农资经营示范企业”、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全面开展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资质的现场审查,开展农资经营企业诚信评价,建立并完善信用体系运行机制,构建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农资社会治理体系。

(三)3一5月,配合省、市联合组织的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行动,对全县农资市场的农药、肥料、种子等产品质量进行抽查。

(四)5一6月,组织开展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农药以及其他违禁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宣传和引导农资经营单位及农户科学合理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与生态环境安全。

(五)8—10月,开展农资打假秋季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推广经营未经审定秋冬种主要农作物种子、假劣农药等违法行为。

(六)9—11月,迎接省、市执法检查。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坚持局长亲自抓、分管副局长直接抓、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具体抓的责任原则,充分发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牵头作用,加强与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切实解决农资打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将工作职责分解落实到位,明确责任人员,保障打假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二)加强案件查处,严惩违法行为。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并充分发挥“12316”农资打假服务热线的线索发现功能,做到“有报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组织精干力量,通过明查暗访核实案件线索,严查大案要案,案件查处率要达到100%。

(三)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朋友识别假冒伪劣农资的能力;加大对农资生产、经营者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依法经营水平;组织有关新闻媒体对大案要案、典型案例进行跟踪报道,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资打假工作的良好氛围。

 

 

 

20153月2日 ?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