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强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继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全面实施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检查,将更多新业态、新领域的综合监管事项纳入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二是以积极推进质量强县和知识产权强县建设为契机,强化企业创新创造能力。通过培育质量标杆、加强专利保护、完善产业标准、优化管理服务;夯实专利制造基础,鼓励企业积极申请专利,培育高价值专利。三是持续加强计量强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深入推进计量技术培训,提高检定人员业务水平。
2.守牢安全底线。一是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针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日常监督检查和抽检工作,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二是深化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风险排查“清源行动”,加强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全面规范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市场秩序。三是强化工业产品“两个责任”,督促企业落实好产品质量“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突出烟花爆竹、燃气具、消防产品及校服等重点产品的抽查监管、证后监管、专项监管。四是依托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推进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动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断规范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水平。
3.保障市场秩序。一是扎实推进价费监督检查守护行动,牢牢把握群众关切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尤其是加大对知识产权、商标侵权、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的查处力度,保障民生重点领域市场平稳运行。二是切实抓好融入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指导对以政府、部门名义出台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加强对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法规的宣传。三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升执法人员在新型执法领域的业务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