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县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计划
(审议稿)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在关键之年当有关键只为,做好2025年审计工作意义重大。根据省审计厅、市审计局统一安排和县委、县政府要求,制定2025年度全县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计划,涵盖的时间范围为2025年1月至2025年12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审计工作会议要求,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支持纵深推进“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扎实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推动衡山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以便更好的审计作为保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使审计成为“五兴六强”现代化新衡山建设的坚强助力。
二、主要原则
(一)服务中心大局高位谋划。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坐的全面领导,聚焦“国之大者”、着眼“省之大计”、紧扣“市之大事”,坚决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核心需求贯穿谋划审计工作、履行审计职责、实施审计项目全过程,持续增强审计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将县委、县政府的战略意图与发展规划作为审计计划制定的出发点,将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作为审计成果开发的落脚点,以高质量审计保障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见效。
(二)贯彻点面结合精准立项。立足经济监督定位,确保全年审计项目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点面结合、精准科学。在常态化开展预算执行审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申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国资国企审计及政府投资等审计的基础上,聚焦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点领域,紧盯重要资金、重大项目、重点单位开展审计监督。着重关注影响衡山县域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确保各项顶层设计得到有效执行;关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推进情况,促进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关注就业、医疗、乡村振兴、环保、住房保障等民生及其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资金使用及项目实施情况,为建设现代化新衡山贡献审计力量。
(三)聚焦同频共振系统实施。加强统筹协调,对同一年度涉及同一行业或同一单位的多项审计,合理安排审计力量,避免多头重复审计。强化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督查检查的有效衔接,构建紧密配合又各有侧重的监督体系。深化全县审计“一盘棋”,从审计计划制定、审计项目实施到审计成果开发,整合审计资源、推进上下联动、坚持同向发力,确保审计监督延伸到政策落实最基层、资金使用最末端及项目实施最终环节,在揭示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典型问题的同时,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性保障,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为衡山的整体县域发展提供全局性、系统性、协同性的审计建议。
(四)坚持科学规范提升质效。按照审计署关于在2025年深入开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的部署及省市审计机关的具体要求,严格请示报告制度,按要求向同级和上党委审计委员会报告审计工作重大事项。要做实审计研究,对缺乏必要性和可行性的项目不予安排,对列入计划项目开展审前研究、吃透政策、审深审透。要优化工作模式、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实行穿透式审计,控制现场审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用时间换问题的情况。要加强督查督办,巩固优化审计委员会领导批示跟踪督促机制,确保事事及时报、件件能落实。各环节持续发力,推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三、具体项目
2025年度,全县统一组织安排30个审计项目,其中:预算执行审计1个、财务收支审计9个、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8个(含社区1个)、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1个、国资国企审计1个、政府投资审计6个、专项审计或专项审计调查4个。
(一)预算执行审计
1.财政及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以提高财政资金绩效、防范化解风险、促进财税改革、优化支出结构、促使党政机关贯彻“过紧日子”要求为目标,重点关注重大财政改革和政策落实情况、四本预算管理执行情况、财政资源统筹分配情况、财政管理情况、专项资金管理情况、“三保”支出保障及责任落实情况、决算草案编制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报情况、部门预算收支情况、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政府采购和政府购买服务情况以及以前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等情况,促进积极财政政策落地见效。计划对2024年度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实施现场审计,包含省审计厅、市审计局统一安排的零基预算改革实施情况、“两重”“两新”专项行动实施情况、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情况等审计内容。对衡山县总工会、衡山县商务局、衡山县科工信局、衡山县发改局等4家单位2024年度部门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开展审计。对衡山县财政局、衡山县交警大队的主要领导干部同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2.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收益审计主责主业,紧扣部门单位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履行部门单位智能情况,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重点关注部门收入来源的真实性、合法性,关注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及内部控制等情况,达到摸清家底、规范收支、防范风险、完善内控及加强管理的目的。计划对衡山县工商业联合会、中国共产党衡山县纪律检查委员会(衡山县监察委员会)、中共衡山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衡山县开云镇卫生院、衡山县第四中学2022至2024年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围绕规范权力运行和促进干事担当,紧扣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国家重大经济方针政策、重大经济决策、重大风险防范,以及廉洁从政从业等情况,着力揭示和查处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决策不当、失职渎职及不作为、乱作为、滥作为等问题,促进领导干部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计划对衡山县财政局、衡山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衡山县开云新区管理委员会、衡山县妇女联合会、衡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衡山县科学技术协会、衡山县紫金山国有林场等7个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市局统一组织,市县同步实施计划对衡山县开云镇大桥社区书记、主任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衡山县紫金山国有林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同步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
(三)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
以促进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为目标,重点关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遵守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情况,揭示重点地区和领域污染防治、工业结构化调整和重大履职不到位等问题,关注完成目标任务、履行监督责任、相关资金管理使用和项目建设等情况,计划对衡山县紫金山国有林场主要领导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履职情况开展审计,同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四)国资国企审计
围绕国有企业基本情况、资产负债情况、经营业绩情况、资产管理情况、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情况、改革重点事项落实情况等多个方面,计划开对衡山黄花坪粮食收储有限公司2022至2024年资产、负债、损益以及其他财务收支情况开展审计。
(五)政府投资审计
以规范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促进建设资金真实、合法、有效使用,督促业主单位履职尽责及建设单位依法建设为目标,重点关注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招标投标及合同签订、项目实施管理、建设资金到位及使用、内部控制执行等情况,关注工程价款结算与完成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促进项目建设规范有序、廉洁高效、公开透明,促进相关单位和人员履职尽责,提高建设管理水平。计划对衡山县岭坡乡原金矿区周边污染农田土壤治理修复试点项目(EPC)建设情况、湖南省衡山县2019年湘江重要河段治理工程建设情况、衡山县南河马迹溪山洪沟防治工程建设情况和其他政府性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等6个政府工程建设项目情况进行审计。
(六)专项审计或专项审计调查
1.衡山县2022至2024年度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目标,聚焦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实情况、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情况,财政惠农惠民补贴资金、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等的管理使用情况,着重揭示政策落实打折扣、不及时、不到位问题,重点关注资金审核把关不严、迟拨滞拨甚至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等问题,坚决查处擅自决定或违规干预项目立项审批、资金分配、招标投标、建设实施及验收结算等事项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以及脱离实际盲目上项目,弄虚作假、多头申报、重复申报,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典型问题,确保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实到位,发挥审计监督效能,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2.衡山县2020至2023年度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资金专项审计。以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衡阳为目标,开展全县2020至2023年度生态环境污染防治资金专项审计。重点关注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各项政策和举措的落实情况,审查相关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上级督查检查发现的各项问题是否整改到位,着重揭示污染防治责任落实不到位、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相关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已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彻底等突出问题,为营造绿色、和谐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贡献审计力量。
3.衡山城投“五号山谷”悬崖民宿项目投资建设情况、衡山城投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建设运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以推动招商引资机制改革,加快构建衡山招商引资新模式为目标,结合以前年度已开展的园区和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审计在招商引资方面发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全面系统揭示和分析我县招商引资政策制定、具体实施、项目引进、合同签订及工程建设等各环节存在的漏洞与问题,重点关注现行招商引资政策是否符合上级规定和衡山实际需求,政策落实和项目引进过程中存在哪些体制机制障碍,项目招标是否公平公正,项目推进是否顺利,工程建设与后续运营是否规范等情况,通过审计促进完善招商引资机制,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助力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审计机关作为政治机关的根本定位,以全力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宏观调控战略决策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部署安排落实见效为主线,充分领会县委、县政府发展意图和核心关切,找准审计推动衡山经济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点和发力点,确保审计问题查得深、提得准,审计建议可批示、能落实,使审计成果最终转化为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
(二)强化项目管理。加强项目计划管理,所有审计项目均经审计委员会批准后纳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加强项目进度管理,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如需调整审计时间及任务安排则严格按程序审批。加强项目质量控制,压实各环节工作责任,完善审理工作机制。加强审计技术创新,树立大数据思维,强化大数据应用,向技术要效率,靠创新提效能,持续提高审计工作质效。
(三)抓好审计整改。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研究,使审计整改要求更精准、更科学、更可行。扛牢督促检查整改责任,杜绝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深化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整改工作格局,健全执行部门牵头抓总与业务部门具体督促相结合的整改工作体系,增强整改效能。完善审计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打好督促整改“组合拳”。
(四)增强底线思维。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审计工作要求纪律,始终以高于监督别人的标准、严于监督别人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梳理排查廉政风险,实行审计项目成本控制,外勤经费自理,切断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联系,确保依法、廉洁审计。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清除审计“害马之群”,切实防范廉政风险和审计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