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审计局审计整改工作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坚决扛起审计整改政治责任,切实将审计整改效能转化为治理效能,助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审计整改工作的特色做法和主要成效。
(一)特色做法。一是建立整改台账;为确保整改工作有据可查,我局建立详细的整改台账,记录每个问题的整改进展情况。台账内容包括问题描述、整改措施、完成时间、责任人等信息,便于后续跟踪和监督。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审计组会定期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过现场核查、资料审查等方式,核实整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于整改不到位或未按期完成整改的单位,会发出《审计督促整改函》,督促其加快整改进度。三是制度完善;为强化督促检查,推动问题整改落到实处,县委审计委员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实施办法》。
(二)主要成效。至 2025年2月底,2024年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发现164个问题,提出审计处理意见157条;其中立行立改的问题 92个,已全部整改到位;分阶段整改和持续整改的问题15个、未超过整改期限整改的问题57个,已采取有效措施,正在序时整改。通过整改,县财政已确认收入并上缴国库资金286.32万元,盘活使用资金3567万元,促进规范使用资金11533万元。根据审计建议,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制度6项。
二、推动整改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责任落实存在偏差。一是重视程度不足,个别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审计、轻整改”的现象,对审计整改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审计只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意识到整改对于规范单位业务、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二是侥幸心理作祟,一些被审计单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审计整改只是一时的要求,只要应付过去就可以了,缺乏对审计整改的严肃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二)整改力度不够强劲。在一些长期性、复杂性的问题上,需要厘清责任、理顺关系,所以整改时限比较长、整改难度比较大,导致整改效果打折扣。比如“.工伤保险基金风险防范方面,基金监管与内部控制不到位”问题,由于人员不够,部分岗位需逐步整改。“未按合同条款支付工程进度款”问题。虽然对未付的工程进度款的施工单位已开发票并审核签字,但县财政资金紧张,正在积极向财政筹措资金。
(三)历史遗留问题复杂。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由于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整改难度较大,部分被审计单位在整改过程中存在畏难情绪,导致整改工作进展缓慢。比如“财政暂存暂付款清理进度缓慢”的问题,县财政局按照《衡山县预算单位账户清查专项检查工作方案》对各预算单位账户开展专项检查工作。通过出具催缴通知书等方式,对各种往来款项加大清收力度,确保逐笔落实到位。2024年共计清理历年暂付款3567万元,清理暂存款9926万元。完全清除暂付款还有需一段时间。
三、加强和改进审计整改的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审计整改责任意识。从各单位汇报审计整改工作进展情况看,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多数单位采取了有力措施、进行了认真整改,但仍有个别重视不够、整改不力、进展缓慢。审计整改是政治任务,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和推进。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将整改作为检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重要标尺。各单位“一把手”是整改第一责任人,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形成“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责任链条。
(二)注重源头治理,健全完善各项机制制度。要注重源头,着眼治本,扎紧制度笼子,促进规范管理,严防问题反弹,坚决杜绝屡审屡犯问题的发生。要构筑长效机制。审计问题不解决、责任不落实,审计就毫无意义。要建立健全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审计结果公开及问效问责机制,可采取定期通报、现场督办、专项检查、审计约谈及后续审计等方式,强化督促检查,推动问题整改落到实处。要以审促改、以审促建,切实将加强审计整改与推动被审单位改革创新、加强内部管理结合起来,促进被审单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衡山县审计局
2025年3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