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魂唐群英

唐群英,字希陶,号恭懿,1871年12月8日于清国衡州府一武将门第出生。

唐群英(1871.12.8-1937.4.25),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女权运动领袖、女权主义先驱、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辛亥革命功臣、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投身辛亥革命,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立下奇功。首倡女权,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她被誉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曾授勋“二等嘉禾章”。

(一)一代双枪女将名震辛亥革命

1905年,唐群英积极促成华兴会与兴中会联合成中国同盟会,参与了同盟会创办的全过程。

1908年,唐群英受同盟会委派,回国宣传同盟会主张并联络各地革命者发动武装起义,奔走于长江中下游一带联络革命党人,相继在湘乡、衡山、醴陵及赣西等地,宣传同盟会的宗旨,策划武装起义。

1910年6月,唐群英赴日深入开展留日女学生运动,动员女界“与男子奋袂争先,共担义务”,投身反清斗争,以“救国家之危亡”。

1911年10月10日,唐群英与张竹君设法将黄兴护送到武昌,完成武昌起义大业。

1911年秋,唐群英在上海发起并领导了多个女子团体;与张汉英创建了“女子后援会”;募集粮饷军资送往前线;挑选青壮女子组成“北伐军救济队”,奔赴战地,救护伤兵。

1911年11月初,唐群英率领400名女子北伐队列入江浙联军编制,助江、浙两省组织联军北伐;11月下旬,女子北伐队奉命于玄武门助攻;南京城久攻不下,唐群英挑选8名精兵组成小分队,杀死守门清兵,亲自挎着双枪带领女兵攻陷城门,两江总督仓皇出逃,南京光复。此役耗时近一月,既是革命军对清廷的致命一击,更堪称辛亥革命成功的奠基之战。

(二)争取男女平等开创妇运先河

1912年4月8日,女子参政同盟会在南京正式成立,通过了由唐群英起草的《女子参政同盟会简章》十一条政纲:(一)实行男女权力平等;(二)实行普及女子教育;(三)改良家庭习惯;(四)禁止买卖奴婢;(五)实行一夫一妇制度;(六)禁止无故离婚;(七)提倡女子实业;(八)实行慈善;(九)实行强迫放脚;(十)改良女子装饰;(十一)禁止强迫卖娼。会后,发表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宣言书》,时人叹为“五千年来女权之曙光”,“中国妇女运动的第一声”。

1924年,在湖南主政的赵恒惕推行“立宪自治”时,唐群英与王昌国、葛健豪等首倡恢复了湖南女界联合会,继续为争取女权而斗争,终于使湖南省宪政委员会同意在省宪法条文中载明了“无论男女,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二十一岁以上男女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受义务教育以上的各级教育权”。开创了宪法收录“男女平权”的先河。

(三)致力女子教育培养新型女性

从1912年10月至1930年的十八年间,唐群英以极大的热情精力致力于普及女子教育,为争取女子参政权作长期打算。她单独或与友人合作,先后在北京、长沙、衡山等地创办了中央女学校、长沙女子法政学校、自强女子职业学校等10所学校,其办学热情之高,办校数量之多,在中国女子教育史上堪称首屈一指。为筹措办学经费,她除了争取官费补贴,动员社会贤达捐助之外,还变卖了自己大部分家产以应所需。她的教育理论与方法,都从当时斗争的实际出发,唤起女界觉醒。她痛斥“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谬论,她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女权启蒙教育结合起来。她们争女权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为自己争得与男人等同的地位,并将此与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自立联系起来。

1926年衡山掀起农民运动时,她又支持原红茶亭女校和当时岳北女子实业学校的学生们和其他妇女一起“闹祠堂”,以实际行动为争取女权而斗争,培育出了一批批有觉悟、有知识、有本领、精神独立、自立自强的新型女性。

(四)唐群英五字家风和三本家训

唐群英家风的形成最初是其父唐星照提出的,唐群英多年不断地修改补充才最后形成。首先是修改其父定下的 “忠君报国”四字,认为这四字已经不合时宜,遂改为“忠心报国”。这一改意境深远,意味深长。其次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唐群英深感为人处事之艰难,若没有宽阔的胸怀,处理不好人与人的关系,则很难成就事业。她联想到父亲生前提到的四字家风,不意间加上“宽容处事”四字,体现出唐群英的成熟的处事哲学观。这样,唐群英将家风修改、补充、总结为“忠孝诚宽厚”五个字。“忠”具体体现在忠于国家,忧国忧民。“孝”体现在赡养父母,心系天下老人。“诚”体现在待人诚实,真诚。“宽”体现在待人宽厚。“厚”体现在仁厚,厚道。唐群英又受曾文正公倡导之“八本”的启发,将多积德、多读书、多劳作,改为多积德,为人之本;多读书,成材之本;多劳作,立业之本。这“三本”家训,言简意骇,发人深省,完整地表述了为人、处事、治家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的内涵。

(五)后世对唐群英的评价

唐群英及其领导的女子参政运动被赞誉为“五千年来女权之曙光”、“中国妇女运动的第一声”。

1979年12月,在中国妇运工作史上第一次编纂工作会议上,邓颖超特别提到她,称其为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妇女界“英雄人物”,希望后人永远记住她。

1991年10月,康克清为纪念她诞辰120周年,慨然题词:“唐群英,一代女魂。”

1995年9月,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前夕,中国政府向大会推荐8位中华百年女杰,唐群英位列第四。

1997年,为纪念唐群英逝世60周年,国民党元老陈立夫自台湾寄赠条幅“女权斗士”。

她不仅是“辛亥革命功臣”(周铁农语),“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孙中山语),而且是一位“辛亥革命妇女中很突出的代表人物”(黄启璪),为“争取参政”的一位“很知名”的“英雄”(邓颖超语),颇具影响的女报人、女子教育家和“南社”著名女诗人(陈立夫语),更是高举妇女解放运动大旗的“一代女魂”(康克清语)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