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总结

 

2015年上半年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总结

(2015年6月31日)

一、2015年上半年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情况

2015年以来,我县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摆在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位置,大力下移工作重心,着力推动强基提质,继续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升级,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坚持党政统筹,强化工作保障

1、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县委、县政府始终将人口计生工作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工作之一,毫不放松,牢抓不放。在1月16日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人口计生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奖罚;今年召开2次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人、财、物等重大问题。

2、加大投入,优先保障。县财政根据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保障要求,足额安排计生工作经费;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安排整治“两非”、利益导向“提标扩面”、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专项经费。

3、强化责任,严明奖罚。年初,县委、县政府与各计生综合治理部门、乡镇、机关单位分别签订责任状,明确计生工作职责。半年来,县委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共组织开展经常性工作抽样调查2次,综合治理单位督查1次;对上年度工作落后的5个村实行了重点管理,1个村予以“一票否决”,对今年上半年综合考评排名末位的1个乡镇实行了“阶段性重点管理”,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格问责,着力营造常抓不懈、争先进位、奖优罚劣的工作氛围。

(二)坚持强基固本,推动科学发展

1、全力推进统计数据准确化。坚持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工夫,主动报实出生人口等统计数据。截至6月30日,全县共出生4427人,人口出生率9.66‰,人口自然增长率4.16‰,符合政策生育率77.1%(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80.4%),出生人口性别比112.1;落实节育手术3387例。采集录入全员人口数据460154条,数据项目完整率和逻辑准确率均达99.9%;流管平台共采集录入流动人口 105669人,高质量做好PADIS系统、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协查,流动人口“一盘棋”网络协作到位率100%,信息反馈率100%,信息反馈及时率100%。

2、全力推进依法管理常态化。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县电视台、党政门户网站等媒体对“单独两孩”政策进行反复宣传,全县共办理“单独两孩”再生育证347本。积极应用社会抚养费征缴系统,进一步规范了征收执法程序和文书资料归档;加大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和非诉案件申请、强制执行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生育秩序。截至6月底,全县社会抚养费征收入库500余万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13件,执行到位125万元。健全落实乡镇孕情跟踪监测制度,加大整治“两非”工作力度,查处“两非”案件3例。

3、全力推进综合治理动态化。各计生综治部门按照“突出重点、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互促”的要求,积极落实人口计生信息共享机制,认真履行计生综合管理职责。县组织、统战、宣传、农办、编办、人社等部门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审查制度,在评先评优、干部提拔、推荐各类代表人物、招录用工作人员、新进人员进编等工作中,严格按照《衡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审查制度》(山办通[2011]37号)等文件规定,首先由计生部门作为第一关口进行计划生育审核,认真落实“一票否决”制。县教育、民政、工商联、移民、农办等部门出台落实一系列优先优惠政策,建立帮扶救助独生子女户和农村两女户的绿色通道。

(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转型发展

1、坚持政策推动,强化导向作用。2014年度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在今年2月底前全部落实,共核实上报1718人,发放奖励金170.13万元。2015年度各项奖励申报工作有序推进,农村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对象的申报、审核、公示、录入工作基本完成,全县共新增“两扶”对象405人;确认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146人。认真落实《衡山县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办法》,对特别扶助和手术并发症对象每人每月增发100元扶助金,各乡镇按人平每月20元标准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各综治部门优先优惠政策正在积极落实。

2、推进优质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开展冬、春两季集中宣传服务和“5.29”、世界人口日等节日宣传活动,编制和发放“单独两孩”政策解读、《计生服务指南》等宣传资料5万余份。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截至5月底,全县完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676人,其中评估为高风险人数162人,占目标人群的6.1%,早孕随访率、妊娠结局随访率均达98%以上。开展避孕节育优质服务,截至6月底,共落实“四术”3387例,其中上环2042例,结扎1073例,流引产282例。认真做好并发症鉴定和病残儿医学鉴定申报工作,今年2人通过市级并发症鉴定,8人通过县级病残儿鉴定。

3、加强协会工作,实现“双轮驱动”。 精心组织“29”计生协会会员活动日活动,出台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优待卡”制度,对全县所有的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家庭,由人口计生、卫生、民政、财政、住建、人社、房产、残联等部门协同配合,给予生活保障、养老照料、大病医疗、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优先优惠和关怀帮助,切实加大帮扶力度。深入开展走访慰问、宣传服务等生育关怀活动,走访慰问贫困计生家庭91户,发放慰问金6.42万元。扎实开展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评估推荐和典型推广,成功创建16个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其中省级3个、市级7个、县级6个。做好计生系列保险工作,为6500余户计生家庭免费赠送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参保金额达19.5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完成年度人口计划目标存在差距。半年报表全县共上报出生2964人,其中政策外出生640人,同比增加99人,违法生育多孩上报139人,同比增加50人,违法生育控制有所松懈。县半年检查抽查17个样本点村中,11个村存在出生错漏报情况;12个村违法生育现象严重,主要工作指标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我县的重点村、薄弱村问题仍然存在,检查风险不容忽视。

(二)长效措施落实流于形式。半年报表数据显示,我县冬春两季落实“四术”同比减少1691例,减幅高达43.3%。县半年检查抽查17个样本点村应落实长效节育措施178例,上报落实103例,查实落实97例,落实率仅为54.5%,虚报率高达11.8%。其中有8个村检查出手术虚报情况,6个村的长效措施拖欠占总人口比超过5‰。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半年报表全县出生性别比为111.3(其中政策内二孩出生性别比114.3),同比上升1.5,超出正常值4.3。截至目前,各乡镇预防“两非”机制建设流于形式,半年检查中有7个乡镇没有孕情跟踪登记,11个乡镇没有疑似“两非”线索排查记录。近三年全县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综合治理性别比偏高工作任重道远。

(四)村级基础工作仍不到位。县半年检查检查村级计生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和村务公开等内容,17个样本点村的计生专干中,50岁以上的12人,常年在外务工、居住的3人,整体素质不高,能力较差;5个村的计生服务室没有完善,基本没有发挥其作用6个村的村务公开内容不齐,业务资料很不规范。

三、下段工作安排和建议

(一)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与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协作,全面清理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医院实时通分娩和妊娠信息,新生儿防疫接种登记信息,公安通报入户信息,民政通报的新婚信息等,及时录入和完善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尽量减少育妇漏管和出生漏报;加强与公安、卫生部门资源共享,完善处理公安与全员数据不匹配的问题,不断提高全员数据质量。

(二)强化“两非”整治工作。联合卫生、公安、药监、纪检等部门,加大对“两非”案件的查处力度。认真开展有关B超管理使用和终止妊娠药品销售情况专项检查,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

(三)加强计生队伍建设。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稳妥推进机构改革,加快行业转型发展。加强县、乡计生工作人员学习培训,提高计生队伍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落实好村级计生干部报酬,稳定基层计生干部队伍。

(四)抓好迎检准备工作。2015年计生省检已经启动,建议县委、县政府及早安排部署,发动县级领导参与指导联系点计生工作;及时召开县委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成员会议,部署下半年工作;加强督查调度,建议7月中下旬进行模拟调查。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