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实情况汇报

衡山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实情况汇报

衡阳市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20151225日)

 

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及县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我县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及公众关切,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工作,强化制度机制和平台建设,不断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实效,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现将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政府信息公开扎实推进

截至1130日,全县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3840条,其中县党政门户网公开13473条,报送市党政门户网公开367条。

第一,突出抓好信息主动公开。一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3299条,包括行政权力信息2590条、财政资金信息325条、公共资源配置信息72条、重大建设项目信息59条、公共服务信息93条、公共监管信息142条、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信息18条。二是公开其他重要政府信息1334条,其中重要工作动态1118条,规范性文件41条,通知公告36条,人事信息21条,统计信息14条,应急管理16条,计划规划10条。三是县直部门、省市垂直管理单位、各乡镇通过县政府信息公开直报系统主动公开信息5541条,其中县人社局310条,县农业局273条,望峰乡220条,江东乡178条,县能源生态局154条,县环保局142条,县经管局130条,长江镇128条,县教育局124条等。四是通过市政府信息公开直报系统主动公开信息367条。

第二,及时发布政策解读信息。

发布政策文件解读信息28条;转载国务院常务会议图解38条,转载省政府常务会议图解22条;转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重要信息1480条,转载省政府门户网站重要信息1231条。

第三,进一步健全信息公开机制。下发了《衡山县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细则》、《关于做好衡山县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县党政门户网站公共服务栏目内容保障工作的通知》、《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规范》等文件资料,信息公开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

第四,做好依申请公开答复。截至1130日,县本级共收到依申请公开信件2件,其中书面申请2件,按时回复2件,回复率100%,内容主要涉及国土、征地拆迁等。

第五,按时发布行政权力清单713-728日,我办组织相关技术公司开发三清单一目录发布系统;729-30日,组织工作人员集中发布行政权力清单部门责任清单数据,全县已公布县级行政职权2590项,其中行政许可188项,行政处罚1591项,行政强制124项,行政征收50项,行政给付26项,行政检查214项,行政确认78项,行政奖励41项,行政裁决10项,其他职权268项。

第六,认真规范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加强年报工作指导,向县直部门和各乡镇统一下发年报模板,县本级及县国土局、县经信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开云镇、长江镇、白果镇、江东乡等按法规要求在20153月底以前主动公开了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二)网上政务服务及电子监察系统不断完善

截至1130日,全县完成网上审批办件24793件,未因行政过错在电子监察系统产生红、黄牌。

今年6月衔接科创公司完成了网上审批系统的非涉密事项与市网上政务服务及电子监察系统的数据对接,逐项补充完善了办事指南要素类别和附件下载,确保办事指南要素类别完整、准确,附件下载正常,查询系统正常访问。目前,非涉密的行政许可和管理服务类事项,根据最新目录在系统中更新;未自建网上审批系统的部门通过本级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平台及时办理。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机构队伍建设。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主动听取公开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831日,县委副书记、县长秦方进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全县电子政务和党政门户网站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从办公场地、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稳步推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育全分管公开工作,多次听取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及政府网站普查工作情况汇报,审阅签发了相关工作方案,并分批解决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政府网站普查、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等工作经费23万元二是加强机构建设。在今年的政府机改革中,县电子政务办由归口政府办管理的事业单位转为县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在年初的小范围干部人事调整中,县委优先把空缺的县电子政务办主任配备到位,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得到了明显加强。同时,紧抓县政务服务中心搬迁新建之机,县委、县政府通过专题会议研究,同意县电政办与县政务服务中心共建政务中心综合大楼,划定四、五楼为县电政办新办公场所和未来数据中心(灾备中心)建设场所。三是加大培训力度。在今年4月份的全县办公室主任、乡镇秘书培训班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了培训科目,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建立健全制度机制。

一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组织相关人员对县本级及县直部门乡镇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进行了全面复查,及时完善相关内容,杜绝出现内容缺失或者更新不及时的现象。二是加强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和发布。县本级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在《条例》规定基础上,进一步充实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政策解读回应、依申请公开工作详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统计数据等内容。三是加强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建设。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对拟公开到党政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填写上传信息审批单,依法依规做好保密审查工作。四是规范部门信息公开发布内容。出台了《衡山县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内容规范表》,对栏目更新的内容、时限等进行了明确,确保公开的信息完整、准确、及时。

(三)完善公开目录,畅通公开渠道。

一是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进行了完善补充。进一步细化主动公开目录,确保重点领域信息发布完整、规范。专栏共设置了行政权力、财政资金信息、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共服务信息、公共监管信息、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等7个一级栏目,权力清单、财政资金、立项信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国有企业、环境保护、食药安全、社会组织等24个二级栏目,县级财政预决算、收费项目、棚户区改造、环保执法、食药监管等35个三级栏目。二是对部门、乡镇信息公开目录进行了动态更新。部门、乡镇信息公开目录经过几度调整后,目录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主动公开范围得到细化。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后,及时对部门、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进行了调整,确保平台规范严谨。

(四)强化指导,规范部门信息公开。

一是加强培训,加强信息源头管理。4月份举办的全县办公室业务培训会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了培训科目,下发了政府信息公开培训资料和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内容规范表,督促68个部门、乡镇安排专人按要求更新政府信息,加强信息源头管理。二是全面检查,确保内容保障到位。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对县直部门、各乡镇政府信息公开栏目进行全面检查,以电话、短信、qq群等形式督促各部门、乡镇及时更新栏目信息,确保没有空白栏目,所有子栏目信息更新及时、准确。

三、存在问题

(一)政府信息公开方面:一是重视程度不够高。少数乡镇或县直部门主要领导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视不够,被动执行,存在推一下、动一下,不推不动现象;因政府机构改革和合乡并镇的实施,合并部门、合并乡镇没有及时明确信息公开联络员,导致信息公开发生脱节断链。二是主动公开难如意。主要表现在部门、乡镇工作进展栏目内容保障到不了位,重点领域信息更新明显滞后,栏目设置也不科学,有的栏目不能得到及时更新。三是保密意识待加强。对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网站泄密事件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警醒,对如何平衡好公开与保密的关系把握不准,缺少应有的保密责任制度、定密责任岗位和信息上网发布前的保密审查程序,无意中将敏感信息通过政府网站或部门网站对外发布。此外,为应对省、市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少数县直部门、乡镇将过期信息甚至往年信息用于今年信息,纯粹的充数量,丧失了信息真实性的基本要求。

(二)网上政务服务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方面:一是思想认识有误区。部分无业务系统单位习惯传统审批方式,工作人员仅在培训时曾学习、使用系统,对系统推广应用存在畏难、抵触情绪,导致系统处于接而不用状态。二是系统应用有盲区。国省建设和部分自建业务系统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基本未使用本级统一审批系统,或只在行政审批结束后补录相关数据,存在行政审批体外循环的现象。三是数据交换有障碍。由国省建设的业务系统单位数据交换难度大,如国土局、公安局等单位业务系统均由上级部门统一开发,且本级部门对业务数据库没有管理权限,与上级部门协调难度很大,未能实现数据交换。

四、下阶段工作打算

一是抢抓机遇,谋划开拓创新新举措。认真学习,仔细钻研互联网+、大数据行动纲要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新出台的政策文件精神,结合衡山实际,抓制度建设、抓基础夯实、抓平台建设、抓资金保障、抓应用推广、抓人才素质,努力在IT时代向DT时代转变的时代大潮中,凸显衡山政务服务城乡一体化、智慧化、便民化的特色与成效。

二是与时俱进,扩大信息公开范围。吃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国办发〔201586号)文件精神,结合编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以及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等相关工作,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列出目录并实行动态调整,明确有关政策支持、法律和信息咨询、知识产权保护、就业技能培训等综合服务事项和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扶贫脱贫等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对所有公共服务事项逐项编制办事指南,列明办理依据、受理单位、基本流程、申请材料、示范文本及常见错误示例、收费依据及标准、办理时限、咨询方式等内容,并细化每个环节,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边远领域的信息梳理,主要是对下级机构的相关重要(点)信息的梳理,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全面推进。

三是加强组织,尽快开展相关培训。针对少数部门发布敏感信息以及信息发布不规范等现实问题,切实加强保密审查和信息发布质量的培训工作,以增强信息公开联络员和负责人的保密意识,提高信息发布的质量。

四是筑牢基础,加强考核监督。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坚持检查从严、监督从严,以检查信息内容完整性、规范性、及时性等方面情况为重点,按照县委、县政府绩效评估考核指标从严考核。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