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镇过去四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计划

东湖镇过去四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计划

    

一、东湖镇基本情况

东湖镇坐落于在风景秀丽的南岳衡山麓,西毗衡阳县界牌镇,北抵新桥镇、江东乡,东北抵岭坡乡。1984年建镇,是衡山三个老建制镇之一,全镇总面积93.4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为主,山林面积9.6万亩,耕地面积2.32万亩。全镇下辖11个村,2个社区29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363人。全镇共有15个党支部,党员1183

二、区位、交通、资源优势突出

(一)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东湖镇位于衡山北麓、紧靠南岳全镇大部分的村位于南岳衡山脚下区位优势十分优越,距县城55里,南马线、泗东线在境内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潭衡西线高速公路东湖互通口的建成,新南马线提质改造的顺利竣工,吸引大量游客途经东湖前往南岳朝圣。

(二)资源丰富。镇内现有8处小水电站,年均发电量1000KWH。矿产资源丰富,高岭土储量3500多万吨,钠长石矿储量2000万吨,占全国总储量的四分之一;钾长石矿储量达1500万吨;其中钾、钠长石矿的储量居亚洲之首。

(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衡山竹海地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南岳衡山的北部,竹林总面积16万亩,其中连片8万亩,竹品种达30余种,分布在南岳衡山的北面的近百座山头,竹林成片,翠绿如海,可谓五岳第一竹海,距南岳衡山主峰祝融峰景点仅8公里。竹海区域内有铁道游击队政委文立正故居;有圣第一香的天柱寺;有地形奇异、令人心驰神往的幽幽谷。

工作有特色,成绩有亮点

(一)班子建设卓有成效。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东湖镇党政班子凝心聚力,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上下齐心谋发展的良好态势。镇党委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同时,积极开展党建工作,严格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总要求,指导抓好了党建工作,并取得实效2016年以来,全镇合镇并村工作强力推进,效果良好,全镇呈现出大融合、大团结、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党风廉政建设成绩显著。今年镇党委对一名现任支部书记因班子成员多年来违反财经纪律履行主体监督责任不到位,被纪委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一名原任支部书记侵占集体资产的严重违纪行为给与开除党籍处分。两件案件的查办对全镇党员干部起到了较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2013年来,东湖镇党委政府结合东湖实际,提出打造工业强镇、旅游名镇、商贸重镇的三大镇,经过几年埋头苦干,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实现工业提质。2015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10.1亿元,工业实缴税费5700多万元。引进了一家精深加工企业并于年底实现进驻。二是推动农业增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支持成立了杉木桥旺盛农业生产合作社;引进娃娃鱼养殖、马蹄种植技术,建成了珠山马蹄种植基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镇水泥硬化19.5公里,高标准提质改造3.2公里;新修和改造灌溉渠3000多米,硬化山坪塘10余口;顺利完成广西桥危桥改造项目、郭家冲水库除险保安工程。三是落实旅游突破。完成竹海项目旅游专线的拓宽,幽幽谷游步道的建设;文立正故居修缮第一期工程顺利竣工;完成新路村1600平米农家乐项目主体建设。四是引导城镇拓展。立正街道完成亮化工程;添置了新垃圾桶、洒水车;破损路面得到修复;砌好了垃圾场挡土墙,方便生活垃圾填埋。

(四)底线工作充分保障。1全镇社会大局稳定,治安良好,无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无进京赴省和越级上访现象,无民转刑案件。2县重点工程南马线提质改造项目征地230亩、拆迁房屋17栋,所有矛盾及时化解,工程进展顺利。3每季组织镇安监站对全镇所有的企业进行安全大检查,并就检查情况出具了书面报告。东湖作为工矿业生产重镇,全年没有一家矿山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4、计划生育工作夯实推进,在2015年全县排名第一。

(五)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镇老龄老干、文化工作有了新特点,镇老年大学活动持之以恒影响较大,杏溪、坪田等老年大学分校活动精彩纷呈;严渡村新成立的龙狮队丰富了村民生活在今年的欢乐潇湘、幸福衡山的活动中,我镇以铁道游击队原型文立正同志的事迹改编的《铁道游击队之歌》由机关干部自编自导。该节目的精巧构思、编排独特,既融入了东湖元素、又唱响了东湖旋律,在活动中,该节目荣获全县一等奖。

四、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一)安全生产压力大。东湖作为全县工矿业重镇,安全生产压力巨大,又加之乡镇政府只有监管权没有执法权,权责严重不对等,加重了底线保障的工作难度。

(二)推进旅游工作力度不够。大力推进旅游开发,必须有强大的人力、财力为后盾,乡镇财权、人权有限,导致很多工作推动不力或无法推进

(三)基层干部有后顾之忧。村级合并后,村干部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剧增,一改以前兼职村干的情况,5+2+成为常态。目前一个大村支部书记的每月工资仅850元,无五险一金等福利待遇,村干部将时间、精力全身心投入到村务管理中,将家庭与自身创业发展放在一边,如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今后将大大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打造三大镇展望新东湖、谱写新篇章

东湖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但历届政府都致力于发展矿山经济,放着现成的旅游资源不开发,资源开采型发展模式有其优势,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贻害子孙的。这样的发展模式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影响居民生活,并且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新一届的党委、政府对未来五年提出了建设三大镇的目标,即工业强镇、旅游名镇、商贸重镇

(一)着力打造工业强镇。全镇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对现有的工矿企业进行硬性规范,要求所有企业必须依法依规开采。无安全生产证的一律停产,出现问题并影响到村民生活的先解决后生产。政府需引导工矿企业向精、深加工发展,对企业进行升级、转型,尽量避免直接出售原矿或粗加工的矿产品。充分利用我镇竹业资源非常丰富的优势,加大对竹制品进行精深加工的力度,使其成为工艺品。镇党委、政府也将会对相关的企业进行大力扶持。

(二)精心规划旅游名镇。全镇发展旅游的思路是对接南岳旅游,服务南岳旅游,发展东湖旅游;重点是发展以度假、运动、休闲、娱乐为主的乡村生态旅游。根据以上思路,将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长远发展。将有选择地引进那些以开发休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为重点的投资公司来我镇开发旅游产业。这些公司的落户才能充分带动东湖第三产业的发展,群众才能真正受益。

(三)全面建设商贸重镇。充分发挥东湖的区位优势,看准自己南岳后花园的地位,做好对接南岳旅游的准备。着手对农贸市场、客运站、公共厕所的建设进行初步规划,东湖街上下水道的建设也将提上议程;同时结合南马线提质改造,拉开城镇骨架,建设一个基础设施齐全、各项设备齐聚、档次品位较高的新城镇,将东湖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南岳后花园

 

中共东湖镇委员会

东湖镇人民政府

2016年930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