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思路

岭坡乡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思路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四个三”的工作思路推进2014年工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岭坡山水新城完成6栋主体楼建设及排水排污管网建设,完成新城内水厂建设及街道亮化绿化,完成岭坡综合农贸市场建设,全县乡镇最大的超市成功入驻,完成野莓谷景区内4.5公里的旅游公路建设和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建设,野莓谷和丹霞地质公园累计新修简易游步道20公里,完成40套教师周转房建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完成6个村的“千亿粮食”产能项目建设,3个村电力基础设施得到改善,8个村累计硬化水泥道路12公里。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成功承办第二届衡山县生态旅游节开闭幕式及野莓谷自行车登山赛,两大景区年度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成为市内较热门景点。他工作齐头并进。全乡全年大局稳定,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检查多次位列全县第一,农保、农合筹资工作均位于全县前列,党建、计生、民生、综治等基础工作齐头并进。

二、2015年工作思路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本乡实际,今年乡党委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宜居岭坡、小康岭坡、和谐岭坡、幸福岭坡”的目标,实施“开发带动、项目支撑、旅游助推、作风保障”四大战略,切实做好事关全乡大局的大事实事,努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岭坡乡经济社会和谐快速发展。2015年我们打算从以下“四个突出”着手:

一是突出景区建设。力争在两年内打造一个2A级景区,五年内争创一个3A级景区,把岭坡乡打造成国内知名的生态旅游之乡。为实现这一目标,2015年完成以下项目: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野莓谷景区要完成通往丞相墓的1公里石阶建设、丞相墓的墓庐修缮及观景台建设,完成通往紫盖峰的4公里的石板游步道建设;丹霞地质公园要完成广场建设,40处旅游公路会车平台建设,2公里高标准游步道建设。二是提高接待服务能力。通过招商引资,分别在两大景区的广场内设立游客服务中心,引导并扶持3家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及土特产销售于一体的星级农家乐,在集镇内引进一家高标准旅游休闲宾馆。三是丰富旅游产品市场。扶持并包装推介好高山牛肉、干竹笋、手工野山茶、生态米等优势土特产,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四是强化景区宣传力度。对现有的招商画册进行升级改版,拍摄景区宣传片,全面推介景区,继续加大利用微信、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宣传力度,为创造2A级景区凝聚人气。

二是突出城镇建设。争取把岭坡小城镇建设二期纳入县重点建设项目,完成二期土地的揭牌,建成一个3600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完成牌楼建设,新建四栋商住楼,完成河道的美化绿化。加强小城镇建设规划,完成集镇、高速公路出口处、两大景区建设用地的详细规划。成立城管队,强化居民对集镇自治管理。

三是突出项目建设。一是产业项目建设。加大对兴旺映绿农牧公司的支持力度,推进二三期牛棚建设、牛草基地建设、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建设,力争2015年成功申报省级龙头企业。加大对潮水冬枣基地、椒坪茶枣基地、金鹅中草药基地、金穗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促其健康发展。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六个村的“千亿粮食”产能项目建设,完成九眼塘水库的除险保安工程建设;完成两个村的电网升级改造建设;完成10公里的水泥道路硬化。

四是突出党风建设。一是抓班子。注重增强班子成员的科学发展意识,围绕打造生态旅游之乡这一目标,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举措,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二是抓作风。不断加大督查力度,定期对干部考勤情况公示、讲评,并将干部的作风情况测评与干部的提拔使用、评优评先挂钩。三是抓机制。完善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一会四评等制度,使党内生活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完善走访帮扶、干部驻村等制度,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及时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完善党课下村、书记讲党课、三会一课、不合格党员处置等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健全廉洁自律机制,认真落实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制度、警示训诫制度,从制度上保证领导干部廉政勤政。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