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秀群伦,坡彩四季

一、岭坡乡生态休闲旅游概况

岭坡乡位于衡山县北部,距县城23公里,东接福田铺乡,西临白果镇,南界望峰乡、南岳区,北接湘潭县,S314线贯穿东西,区位独特,交通便利。现辖18个村,133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总人口14482人,总面积47平方公里。

岭坡乡又名岭坡坳,原名领票坳,传说该地东北高峰岭下,有一水塘,塘下有一小桥,塘水流至桥下溪内凝结为盐,可供食用,此桥故名出盐桥。前来买盐者先在此坳上领取盐票,故称“领票坳”,后逐渐演变而来。区域内山岭纵横,自然风光秀美,村庄错落,民风淳朴,盈盈绿意挟着凉爽气息,既深藏着鬼斧神工的自然地貌,又蕴育了厚德载物的人文资源,留下了黄石真人庙、清献书院、赵方丞相墓等历史遗迹,“向天岩”、“罗汉岩”、“紫盖峰”等美丽传说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近年来,岭坡乡以衡山县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为契机,全面实施“开发带动、项目支撑、旅游助推、作风保障”四大战略,精心打造水口部队营房旧址、天子山坟、清献书院遗址、野莓谷风景区,成功举办中国衡山—2014(第二届)生态旅游节,包装推介衡山丹霞地质公园,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和生态休闲,将自然地质景观、历史人文景观及旅游资源融为一体,全力打造“生态旅游魅力乡、山地旅游特色乡”,使古镇古韵赋新声,四处流韵。

走进岭坡,亲近自然,触摸历史。古老镇甸正以她独特的风韵,焕发出勃勃生机,向人们撩开她端庄秀美的面纱一角,其无穷的魅力正吸引着更多人的关注。

二、岭坡乡六大景区简介

(一)衡山丹霞地质公园

衡山丹霞地质公园位于岭坡乡合云村,距县城26公里,距潭衡西高速公路白果互通10公里。景区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约4平方公里,原属新生代第四纪(约6000万年前)浅海沉积岩,后随地壳运动抬升,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下,经流水浸蚀、冲刷、切割,逐步形成了现在的丹霞地貌,由于景深地险,人迹罕至,几乎与世隔绝,完全保留了原始地貌。景区内千峰林立、岩洞密布、峡谷幽深、涧水清凉,飞禽走兽、草木花卉种类繁多,古树青藤和名贵中药材遍布山野,其中以向天岩之峻、罗汉岩之灵、海螺岩之奇、麻姑之秀、蝙蝠岩之深、象鼻岩之大、一线天之险、老虎潭之蓝、双河口大峡谷之幽尤为引人入胜。景区拥有特色岩洞峡谷三十六处,恰与道家三十六洞天奇异相合,而且每一处都流传着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传奇故事,是国内一处新发现的适宜丛林探险、户外休闲、寻奇揽胜的原生态丹霞地貌景区,其主要景点分别为:

1.向天岩

向天岩是景区标志性景点之一,岩体呈暗红色半球状,裸露部分形如半个太阳。该处岩壁陡峭,藤蔓簇生,岩下巨石林立,曲径通幽。相传后羿射落的九个太阳中的最后一个坠落在此,一半入地,一半露天。为纪念后羿,当地百姓常在此处朝天祭拜,向天祈福,以求风调雨顺,并取名“向天岩”。

2.罗汉岩

罗汉岩悬于半山峭壁之上,岩中有洞,深约十余米,只容一人俯身穿过,洞外古藤缠绕,古木丛生。相传明末清初,一陈姓禅师在此修炼,颇有灵通,能疾走如飞、未卜先知,因时常为百姓占卜吉凶均能应验,被当地百姓尊称为石罗汉,罗汉岩也因此得名。
3.海螺岩

海螺岩又名周地岩,因形似海螺而得名,百米内伴有仙牛蹄和龙王岩。相传仙牛和龙王之子同时深爱着海螺姑娘,为获取美人芳心,两人展开了多年争斗。最后仙牛获胜,携爱妻飞升成仙,只留下龙王之子独守海螺壳,并幻化成岩,抱憾至今。
4.麻姑

麻姑又名“大麻”,里原种满苎麻。相传有一名美丽的苎麻姑娘,与一名勤劳勇敢的阿哥互许终生。但女方父母嫌贫爱富,百般阻挠婚事。为追求真爱,苎麻姑娘和恋人相约在大麻殉情。后阿哥化为一块巨岩,苎麻姑娘则化为万千藤蔓,两者缠缠绕绕,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5.蝙蝠岩

蝙蝠岩又名牛栏岩,因岩洞内栖息着上千只蝙蝠而得名。此处地形地貌奇特,曾有当地百姓将牛圈养于此,无需搭棚。此岩洞口狭窄,其内别有洞天,主洞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更为奇特的是,洞内还藏一峡谷,深邃幽长,因洞内蝙蝠较多且个体肥大,不宜轻易深入。


6.象鼻岩

“南有桂林象鼻山,北有岭坡象鼻岩”。此岩犹如一只巨大的象鼻,伸入老虎潭中汲饮山泉。岩内空间广阔,长 70米 、深 40米 ,如云盖天,是景区内最大的岩洞,可容纳上百人。
7.兔子岩

此处原先植物繁茂,果鲜草嫩,野兔成群,聚居岩内繁衍生息,故名“兔子岩”。后当地有一谭姓村民见此处风景迷人,适宜居住,即以岩洞垒墙,栖居于此,乐享自然。
8.柜子岩

柜子岩位于双河口大峡谷内,正双河口左侧山坡之上,幽深难寻。此处分为左右岩洞,中间仅一道窄石相隔,两洞景致绝然不同。岩体一侧向外敞开,可驻足躲雨,一侧洞口被巨石掩盖,形似双开门柜子。民国年间,当地百姓为躲避战事和兵役,曾藏于此处。

9.鲨鱼石

相传有条面目狰狞、凶猛异常的鲨鱼经常在河里兴风作浪,残害当地百姓,致使大水频发,民不聊生。后因百姓虔诚祷告感动佛祖,派罗汉下凡降妖,将鲨鱼压在万重大山之下,动弹不得,久之化作岩石。降妖罗汉死后,当地百姓感其恩情,将其葬于龙形山下龙口处,并称之为“和尚岩”。
10.石竹坪一线天

石竹坪一线天险奇万分,两侧陡崖斜立而生,藤条密布。岩体外窄内宽,蜿蜒直上。相传很多年前,此地连年大灾,百姓衣食无靠,跪求菩萨以难关。菩萨为百姓所感,玉指一划,瞬间一声巨响,山岩顿开,内有黄精遍地,百姓食之,捱过了饥荒。时至今日,峡谷两侧仍有黄精丛生,可食用,也可入药。
11.斗米坑一线天

斗米坑一线天,长约 100米 ,最窄处不足30厘米,仅容一人侧身而过,穿越后别有洞天,因山两侧悬崖紧靠,状如斗槽而得名。岩顶有一大坪,能放万箩粮食,故又名“万箩坪”。相传曾有仙人在此坐坪捣米,救济生民。解放前,白崇禧一部人马流散至此,占据崖洞,作恶地方,后被红军游击队消灭。
12.双河口大峡谷

双河口大峡谷蜿蜒数公里,因谷内有两河交汇而得名。峡谷右侧河流尽头即为仙牛井;峡谷内河水丰沛、沟壑纵横、曲径通幽,长满奇花异草,以数不清的岩洞、看不够的绝壁、听不厌的鸟鸣、流不尽的涧水、赏不完的美景见称,特别适合探险、寻幽、溯溪、野营。
13.黄獭岩

黄獭岩地处峡谷深处,近水幽静,藤树茂盛,因曾栖有水獭而得名。水獭行踪诡秘,喜欢在陡峭的山脚、河岸浅滩栖息,此岩正是它钟意的栖息之所。

14.老虎潭

老虎潭为景区内最大的水潭,具有深、蓝、净三大特点。潭小水深,高过三层楼房;水面蔚蓝,波光粼粼,宛若天池;水质纯净,清澈见底,可直接饮用。因附近人迹罕至,且水深地险,为防止当地百姓下潭游泳发生意外,前人以老虎喻之,意指此地凶险。

15.石竹坪小峡谷

石竹坪小峡谷距双河口大峡谷入口大坝处约100米,谷深而窄,只能单行,渐行渐高,直达山顶,与石竹坪一线天在山顶相会。游客可在此处探险,可体验登高临顶、俯瞰众山、饱览全景的妙趣!

(二)野莓谷风景区

野莓谷风景区位于岭坡乡福星村,距县城21公里,距潭衡西高速公路白果互通14公里,规划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最高峰为南岳衡山第二高峰—紫盖峰,海拔1029米。景区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有万亩竹海、千层梯田、奇石遍山、瀑布如画;峡谷秋冬季节野莓簇生,娇艳欲滴,更有两株千年红豆杉隔溪相守,不离不弃,堪称镇山之宝;赵氏三忠,匡扶宋室,名垂青史;清献书院,化育英才,誉满三湘。景区于2013年首次被发现,已初步整理为野莓谷、天子山、仙人石、紫盖峰四大景区,30余个景点,现正在加快景区开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并拟引进战略投资商进行整体开发。其主要景点分别为:

1.竹 海

福星万亩楠竹是衡山竹海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里成片竹林挺拔高耸,连绵不绝,青翠逼人。时而静深似海,时而绿涛汹涌。景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在10000个/立方厘米以上,是难得的纯天然氧吧和养生福地。

2.

福星坐拥“梯田”千余亩,大小各异数百级,大如曲池,小似碎镜,横如绸带,纵似天梯。“梯田”出产的生态有机米,纯天然、无污染,不仅甜香可口,还有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功效。

3.天子古道

天子古道,为天子坟山登顶石径,凿取山中天然岩石层层垒砌而成,全长约 900米 。南宋时期,抗金英雄、丞相赵方功绩卓越、德行厚重,后归葬于天子坟山。当地百姓为纪念缅怀,时常登顶祭奠,此石径便称为“天子古道”。从古道捷径登山,虽耗体力,但平添许多揽胜之情、怀古之意、乐而不倦。

4.千年相思树

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树种,从中提取的紫杉醇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癌物质。在车子河畔,生长着两株千年红豆杉,一雌一雄,相距数百米,如夫妻隔河相望,被称为相思树,其中雄株周长 3.9米 、雌株周长 3.2米 。雌株旁有块箭头状巨石,如“丘比特神箭”,日夜守护在侧。

5.车子河瀑布

半边山下曾有“野鹅塘”,塘下有河,水流潺潺,不管怎样干旱,山民都能在河中车足满水车的水,故称车子河。河水沿石而下,形成瀑布,如仙女拖曳着白色裙摆款款而来,清雅柔顺,从容不迫。

6.野莓谷

车子河流经的山谷野莓丛生,漫山遍野,故称野莓谷。此野莓与众不同,下半年开花结果,果期持续到11月。果实色彩多样,味道酸甜,清新爽口,且有抗癌奇效。

7.之字泉

车子河下游的泉水逐级流淌、积聚于此,后顺石而下,经久不衰,并形成酷似“之”字形的流痕,故命名“之字泉”。

8.

福星石瀑,位于野莓谷景区溯溪游步道核心地段,瀑面宽20米,落差达8米,溪水常年傍石壁而下,日久留痕,虽少水季节亦如绢丝倾泻,因石壁状如瀑布而得名。漫步林中小道,听溪水潺潺,赏郁郁翠竹,沐习习凉风,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

9.紫盖峰

此峰位于南岳衡山祝融峰之东,亦名华盖峰、雁来峰、上回雁峰,海拔1029米,是仅次于祝融峰的第二高峰。因常年云雾缭绕峰顶,状如紫霞覆盖,故称紫盖峰。峰顶原有鹤鸣台、天宝台、翠鹿台、朝天坛等古迹。顶上有一石,名老天石,石上刻有“依地用天”四个一尺见方的正楷大字,镂刻年代不可考。崖上有几块巨石,面上平整如台,人称讲经台。峰侧一巨石上有一眼清泉,终年不涸,名紫盖泉。悬岩下晋代“衡岳寺”遗址处存有一茅庵,庵前屹立一株古银杏树。峰下,有五代诗人廖融故宅、禹洞、禹溪、隐真寺、九仙观等胜迹。从野莓谷到紫盖峰徒步约90分钟。

(三)清献书院遗址

1008—1084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琴鹤堂始祖,北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出身书香门第。他曾三任知县,七任知府、知州,两任转运使,还做过州府推官、通判,一生清廉方正,不徇私情,被誉为“铁面”御史,与“黑面”包拯齐名。北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赵将三子赵岘改名为赵棠,过继给堂弟赵纪为子。后与赵纪在衡山县崇岳乡(今岭坡乡城前村)共建清献书院,招收平民子弟与赵棠一同就读,且亲临郡学授课,开启了当地教育“平民化”的新时代。书院历经千年风雨,大部分建筑已完全损毁,仅存一对前门石鼓。目前,当地政府协同赵氏后人正在积极筹备重建清献书院。

(四)黄石真人庙

黄石真人庙坐落于岭坡乡潮水村,现拥有三间庙堂,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该庙始建于明朝,由当地一名发现灵性黄石并得益多年的商人带头,为纪念黄石真人所修建。解放前就有许多人来此抽签问卦,甚是灵验。文革期间遭到损毁,后于八十年代初期、1989年、2004年三次重整和修缮;近年来,在当地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新建了隐然亭,亭内有一泉神奇之水,据说能通过泉水清浑而卜先知,许多信徒慕名前来请愿,香火甚旺。

备注:黄石公,俗名魏辙,相传为秦庄襄王重臣。庄襄王死后,由于不满秦始皇独断专行,施行暴政和严刑峻法,魏辙便挂印归隐于邳州西北黄山北麓黄华洞中,被当地人尊称为黄石公, 后得道成仙,被道教纳入神谱,称黄石真人。后与张良相遇,便以纳履试张良,以《素书》相赠,言:“汝读此书,即可为帝王师,逾十年兴兵起事,十三年后在济北重遇,谷城山下黄石即吾。”良看其所授之书,原是一部《太公兵法》(宋代张商英考证为《黄石公素书》),并辅佐刘邦成就大业。大汉统一十三年后,张良随汉高祖途经济北,果在谷城山下见一黄石,随之搬请回府供奉,良逝后与黄石合葬一处,《素书》和《黄石公三略》二书也就被后人称为“天书”。汉末农民起义军挖张良墓时“只见一石飞去”,最终在潮水落定,并被商人拾得供奉,后建庙安神,事件始末详见庙内石碑内侧刻印的《素书》和《黄石公三略》。

黄石真人既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神学和天文地理知识相当丰富。主要著作有《内记敌法》、《三略》三卷、《三奇法》一卷、《五垒图》一卷、《阴谋行军秘法》一卷、《黄石公记》三卷、《略注》三卷、《秘经》三卷、《兵书》三卷、《阴谋乘斗魁刚行军秘》一卷、《神光辅星秘诀》、《兵法》一卷、《三监图》一卷、《兵法统要》三卷、《备气三元经》二卷,另有《地镜八宅法》、《素书》等作品。

(五)水口部队营房旧址

(六)赵方丞相墓

赵方(1133—1221年),字彦直,原籍衡山岭坡坳(今城前村四组)人,赵清献之孙,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进士,抗金英雄。权刑部尚书,进徽猷阁学士、京湖制置大使,赠银青光禄大夫、太师,谥忠肃。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卒,择葬于天子坟山贺家岭黄谷岩,其墓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赵方二子赵范,少年考取进士,曾任南宋工部尚书。三子赵葵,任右丞相,武功盖世,曾任刑部、兵部尚书。在南岳衡山的民间传说中,赵葵是南岳圣帝护法神忠靖王转世,殁后配享南岳庙“忠靖王”殿。朝廷念其功德,赵方、赵范、赵葵父子三人被皇帝御笔亲赐为“赵氏三忠”。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