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美丽山水,让游客乐享“悠然衡山”生活

  2016年,可谓是衡山县旅游转型发展元年。

  这一年,紫盖峰旅游区、“西游洞天·花果山”等一批旅游支撑项目扬帆起航;

  这一年,白果黑葡萄基地、岳北花海、山竹牡丹基地、能仁猕猴桃基地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争奇斗艳;

  这一年,华夏湘江水上乐园、萱洲古镇改造等一批新业态项目呼之欲出……

  衡山县委书记尹培国告诉记者,作为一项综合性产业,旅游业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年以来,该县秉承“全民兴旅、全业融合、全景衡山”的理念,依托美丽山水,不断书写全域旅游发展新篇章,旅游产业日益成为推动衡山“富民强县”的新引擎、新支点。

  引项目,助推旅游发展创新突破

  8月10日,衡山县政府与湖南省衡山紫盖峰旅游度假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该公司将投资5亿元开发衡山紫盖峰风景区。

  据悉,紫盖峰风景区项目选址于岭坡乡境内,总开发面积2620亩。项目将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将打造集高端旅游、养生度假、生态产业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旅游度假基地。

  衡山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蒋青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衡山境内最大的一个收费型消费旅游景区,可解决当地就业岗位300个以上,年接待游客100万—120万人次,对推动衡山旅游强县、促进全域旅游起着重要作用。

  缺少大景区、大项目是制约衡山旅游大发展的短板与瓶颈,因此旅游项目成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之一。今年以来,衡山县委、县政府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利用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大项目、好项目入驻,助推衡山旅游发展取得创新、突破。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国庆期间,相信每个去过衡山县白果镇“西游洞天·花果山”景区的游人都会哼起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

  “十一”黄金周,这个以“西游记”为主题打造的花果山景区异常火爆,从开园当天接待游客上万人次,到10月4日突破6万人次,创下接待量新高,可谓是“一棒定乾坤”。

  作为衡山首个经营性消费旅游区,“西游洞天·花果山”景区目前已完成投资近亿元,一扫长久以来当地旅游项目投资少、景区规模小、开发缺乏大手笔的阴霾,成功上演了一场衡阳旅游业的“大圣归来”。

  “大圣”归来的正是时候,它是创新也是突破更是转折,不仅让专注境外游多年的市民将视野转向身边,更吸引了来自周边长、株、潭等地,甚至外省的游客慕名而来。截至目前,该景区门票收入已近200万元。

  而在衡山县萱洲镇,华夏湘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物流园正在建设当中。同时,投资5亿元的水上乐园项目也将于今年底开工建设,预计到2018年,衡阳人在家门口便可享受国内档次最高、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水上乐园的乐趣。

  “随着市党代会提出‘打造现代美丽乡村,建设一批高档次、高品位的美丽乡村特色片区’,萱洲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萱洲镇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五年,该镇将继续以华夏湘江等项目建设为抓手,激活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赢发展。

  广推介,宣传促销提旅游知名度

  3月17日,萱洲古镇热闹非凡,这里的万亩油菜花海,加上粉红桃花、雪白李花的点缀,犹如人间仙境。

  当天上午,中国·衡山2016(第三届)乡村生态旅游节正式开幕。本届旅游节以“生态衡山·美丽乡村”为主题,主要开展萱洲古镇花海节、乡土文艺汇演、衡山土菜厨艺大赛、魅力衡山摄影大赛和衡山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等系列特色活动。

  利用好节会这一营销平台是今年衡山县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措施。据悉,本届衡山乡村生态旅游节虽然在萱洲启动,但整个活动横贯全年,活动地点遍布全县,如4月份在店门镇能仁村举办的雷钵峰负重登山赛;5月份在开云镇山头竹村举行的“百年好合,情定山竹”联谊游;10月份在白果镇和平村举行的白果花果山景区开园典礼;3月至9月举行的“魅力衡山”摄影大赛、“衡山故事”征集活动……

  此外,还有东湖镇首届“火龙节”、衡山县第三届白果黑提采摘旅游文化节、2016衡山县店门猕猴桃采摘月等系列旅游节会活动,受到了省、市媒体的高度关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衡山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策划节会可以进一步做好旅游营销文章,推介好全县的乡村旅游资源,也可以提供独特的招商引资契机,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如“百年好合,情定山竹”活动中,县政府与“联山农业”现场“联姻”,签下亿元产业项目,促进百合花卉产业做大做强,将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同时,节会的举办是一场“练兵”,提高干部举办系列活动的经验和能力。

  “举办一次旅游节涉及方方面面的协调工作,机关单位、乡镇的干部差不多都动起来了。”衡山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多次举办旅游节会活动,不少干部都放弃周末休息,投入到节会准备工作中。等到节会举办完了后,大家都发现自己在举办活动方面增加了宝贵的经验,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据了解,除了借助节会平台营销,该县还注重充分运用媒体这一宣传推广平台。衡山县在《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衡阳电视台等媒体开设旅游专栏、专刊,并利用官方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推介衡山旅游品牌。

  谋全域,实现全业融合、全民受益

  在全域旅游视角下,产业融合是推动衡山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衡山县以全域视角深挖旅游“富矿”,探索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使“旅游+”的魅力无限释放。

  “旅游发展了,不能还让村民‘守着金碗讨饭吃’,富民增收才是最终目的!”岭坡乡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岭坡乡也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餐饮服务业的融合。

  截至目前,该乡招商引资的湘望映绿公司开辟的1500亩湘莲产业已初具规模,游客在观赏莲花的同时,也把莲子带回了家;野莓谷村以“散养+圈养”方式在山上养着近5000头高山黄牛,并利用当地6万亩竹海进行林下养鸡,已存栏1万羽……同时,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各种特色种养殖场也陆续涌现,如新灯山村的竹鼠养殖场、匙吻鲟养殖基地,潮水村的杨梅基地,除了远销外地,也让当地的农家小店多出不少美食野味。

  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仅野莓谷就实现日接待游客3000人次,预计全乡今年接待游客人数将突破25万人次。随着紫盖峰风景区的顺利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未来3年,岭坡乡全年接待游客有望突破百万人次。

  走进位于萱洲镇的华夏湘江农产品加工、仓储、烘干、检验检疫及农产品检测中心,一股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放眼望去,整齐划一的办公楼,装备完善的基础设施,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等等,无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区,该中心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加工厂购置了国内先进的粮油加工设备,可进行自动化大米、植物油加工包装,日加工稻谷40吨,生产植物油3吨。同时,加工区还将带动农户对红薯粉、红薯条、豆腐、米酒等土特产加工,为当地规模农业产品就地加工升值。

  “随着项目的带动和旅游的发展,不仅改善了萱洲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群众荷包鼓起来了,干群关系也改善了。”萱洲镇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镇鼓励全民参与旅游开发,许多年轻人选择了在家门口务工,在家里创业,开设农家乐、榨油坊、开展小水果种植,居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4500元增至去年的8800元。

  “从传统的卖‘稻谷+稻草’到卖生态风景,衡山人已经尝到了改变的红利。接下来,我们要深挖生态和历史人文优势,完成从卖风景到卖‘悠然衡山’生活方式的转变。”衡山县委书记尹培国说。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