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洲镇田家村电子村务工作获《衡阳日报》特别推介

  5月28日,衡阳日报“县市区新闻”头条以《80后村官的“电子村务》为题,报道了衡山县萱洲镇田家村80后村秘书黄业志创建村务QQ群,让村级档案实现电子化管理,不仅方便村民办事,也让村务更加透明的事迹。次日,衡阳日报“资讯时评”版又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推广“电子村务”,让村务更阳光》,再次肯定了田家村“电子村务”工作。


  《80后村官的“电子村务”》

  衡阳日报5月28日讯(本报记者 刘思远 通讯员 黄明军)5月20日,在长沙经商的老易接到老家衡山县萱洲镇田家村的电话,通知他可以办理60岁以上军人退休补助了,老易既高兴又纳闷,村里怎么知道他的情况呢,再说这几天生意正忙,哪有时间回去办呢?

  电话是村秘书小黄打来的,他在电话里告诉老易,“你的户籍资料村里已经建了电子档,我知道你到龄符合条件,所以来通知你,你也不用回来,相关手续我帮你办,你只要把数码照片发到我的QQ邮箱就行了。”听到事情这么容易办理,老易很高兴,在电话里不断地夸小黄很贴心。

  建村务QQ群服务村民

  小黄名叫黄业志,是土生土长的田家村80后年轻人,高中毕业后,当过兵也打过工,“后来觉得年轻人都外出了,家乡没人办事,我就主动回来了。”小黄告诉记者,2008年,他被选上村秘书。

  与大部分农村一样,田家村在外务工经商的人挺多,有时找他们办事很不方便,小黄便萌生了建一个村务QQ群的想法。2011年,田家村QQ群建起来了,凡有电脑的村民都入了群,现在群人数达到近200人。村民找他办事只要在群里发个信息,方便多了,特别是在外务工经商的人,遇上急需办的事,再也不用长途往返了。

  2012年,在安徽务工的村民尹清德因小孩要上户口,又要办理农合医疗报销,必须回家一趟,当时因工作原因,无法回来,小黄得知后,让他把相关资料复印件和照片的电子版在网上发回来,一手给他办好,让他安心在外务工。村民谭忠会,家庭困难,评上低保,但夫妻双方都在广西南宁打工,往返要好几百元车费,小黄通过网络给他全程代办好。

  村务更加透明公开了

  QQ群不仅方便了村民办事,也让村务更透明了。在村支书的支持下,小黄把村务信息、村务决策和村级财务也放到QQ群上公布,过去村里只有墙上的村务公开栏,外出的村民看不到,现在公布在群里,村民可随时查看和监督。

  村务更加透明了,村支两委的“信用值”更高了。2014年,村道硬化需筹资,小黄在QQ群上发个信息,一下筹得3万多元,解决了资金短缺。

  村级档案实现电子化管理

  当上村秘书后,黄业志狠钻业务,自学财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他告诉记者,他的前任村秘书给他留下了比较完备的村级档案,他想全部录入电脑,实现村务信息化。

  这项工作从2009年开始着手,他分门别类,横向按工作类别和工作部门,纵向按年份,一一建立电子文档。经过几年的努力,田家村的所有村情村务资料,每年的工作档案,全在电脑和他的U盘里,一个村的电子档案如此规范完备,让人吃惊。

  除此之外,小黄还主动给村民保存有用的个人资料,如90岁以上老人的照片,录入这些资料,费了他不少的汗水和心血,比如老人的照片,是他一一上门为老人拍的。“这些老人多是留守老人,即便家里有人照顾,要让老人外出照相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这些都得上门服务才能实现。”小黄说。

  电子档案建立起来后,给村务工作和村民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每当政府需要上报资料,小黄总能第一时间报上去,而且信息准确完备。每当某项惠民政策落实时,他只要打开电脑,就能在最短时间摸好底,并联系好对象,在网上收集好相关资料,主动替对象办好手续。因为出色工作,他多次被评为镇优秀党员,去年又被评为衡山县学习型党员。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