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绿意,浓缩着人文荟萃的内涵。
一抹红色,述说着彪炳史册的风姿。
“古韵悠扬”萱洲古镇,依百里湘江,拥万亩花海,古街、古树、古井、古码头、古渡口、古祠堂随处可见,是游客踏青访古、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湘南名岫”九观湖,境内有九龙峡漂流、夫妻树、生态竹海、仙鼓岭、小三峡、古民居、桃花寨等多处景点,是不可多得的感受佛、儒、道三教和湘南民俗文化的好地方;
“五岳第一海”衡山竹海,群峰矗立,险要天成,岳北农工会、唐群英故居、文立正故居环绕其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抗战文化的红色旅游圣地;
……
让红色成为品牌,把生态做成产业。“文明奥区,生态衡山”打破狭隘的“县域旅游”观念,依托“大南岳衡山”的生态基础和品牌优势,大气魄运作,大手笔规划,将整个衡山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以萱洲古镇为龙头,“衡山竹海”等旅游资源为龙身,以九观湖国际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区为龙尾,从东、西、南、北四面环绕“大南岳衡山”开发旅游资源,启奏多彩旅游发展乐章,让衡山处处是景点,村村如画廊。
近年来,衡山县紧紧围绕融入“大南岳衡山旅游经济圈”的目标,大力发展以绿色生态旅游为主体、红色经典旅游和古色文化旅游为两翼的“三色”旅游开发,高起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高质量推进旅游配套建设。
为此,衡山县委、县政府规划出“四区两带”、“四大板块”的绿色发展战略。构建“四区两带”:建设以衡山县城为主,沿107国道对接南岳衡山的综合服务区;建设以白云片、岳北片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旅游示范区;建设以衡山西线为主的生态休闲区;建设以萱洲古镇、大源渡为主的田园休闲区;建设以红色景点、名人故居为亮点的旅游带;建设以湘江水域为纽带的湘江风光带。打造“四大板块”:即围绕南岳衡山风景区,打造以休闲度假为取向的特色旅游板块,东面,加强对华夏文化、古窑文化、佛教文化、古建筑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和开发,着重打造八里古建筑艺术文化园;西面,统筹推进唐群英故居、岳北农工会、岳北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乡村旅游项目和丹霞地貌建设,着力打造衡山竹海风情园;南面,加快萱洲古镇及雷钵峰运动景区建设,着力打造萱洲现代农业示范园和九观湖生态旅游度假观光园;北面,加快发展白云片休闲观光农业,加强白马文化研究,着力打造禹王碑遗址公园。
在这一发展战略的推动下,衡山县一系列重大旅游项目得以实施或引进。萱洲镇与匈牙利skala投资企业集团合作开发了衡山华夏湘江国际生态农业旅游度假区;湖南欣鑫盛置业有限公司投资的九观湖国际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区项目正式落户衡山;东湖镇与上海派尼欧旅游咨询有限公司成功签约衡山竹海项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开云镇与深圳京武投资集团合作开发的“南岳衡山旅游农业休闲观光园项目”签约,该项目横跨衡山县和南岳区,对于该县以武广高铁衡山站为中心的开云生态新城开发,促进南岳、衡山两地旅游资源和市场的进一步整合,推进衡阳“南工北旅”的总体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的强力扶持和民间资本的注入,使衡山精品景区建设不断提速,景区档次迅速提升。如今,萱洲古镇、九观湖两景区已经建成,乡村休闲游、红色文化游等多元精品旅游项目均成品牌,东湖竹海、穿岩等特色景区也初具规模。
正如衡山县委书记周建所说,“大南岳衡山”旅游格局的逐步形成,必将有力地传播生态理念,弘扬生态文明,强化生态意识;也必将有力地推动衡山生态建设,推进旅游产业长足发展,为衡山百姓增收拓宽了新渠道,更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给衡山带来了科学发展的“大效益”。衡山也一定能够成为引人注目、令人神往的生态旅游首选地,早日实现湘南地区生态旅游知名县的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