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当前位置:首页  > 衡山党建网 > 基层党建

胡卫国同志在全市“大学生村官”培训班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2008-11-21 来源:

 

各位领导、大学生村官们:

你们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互相交流和学习!

我名胡卫国,19688月生于衡山县新桥镇永济村,父亲是乡镇农技员,母亲是教师,毕业于衡阳农校。1989年,我随南下打工流到深圳宝安留岗捷和电机厂打工,一年后由普工转为技术员,并担任技术发展实验室领班,并为厂里攻克许多技术难关。1992年,我跳槽到湖南祁阳黎海微电机厂,担任该厂串激车间主任,主持完成车间全套生产流程工艺,并带领工程技术部成功研制出第一台电机。在外打工的几年里,让我开拓了眼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社会经验和管理经验。1993年至今一直从事农业农村工作。期间,通过自学,于1997年取得湖南农学院自学考试大专文凭。

 

立志农村,放飞梦想

记得读初一的时候,语 老师布置一道作文题,题目是:“我的理想”,当时我写的主题是:如何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做一个新型的农民。然而,一直以来把我的作文当范文的语 老师没有了平时的高兴,还告诉了我的父母,父母也说我胸无大志,没有出息,那时候的我委屈得很。而后的很多时候,我都幻想着如何从一只母鸡发展成一个大型养鸡场,一头母猪发展成一个大型养猪场,开着现代机械进行农业生产等等的梦想。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那个时候的我幼稚得可爱,也许正是因为有这些的梦想,才让我与农村、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为我现在的事业埋下了理想的种子。

1993年,我辞去了黎海微电机厂串激车间主任一职,回家一头扎进了农村这片广阔而充满希望的天地,一干就是十多年。期间,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协助父亲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在推广温湿育秧技术中,每年能为农户提供200300亩的温湿小秧,不但每年可以节省500斤的杂交早稻种子,还由于温湿小苗播下以后,因为是低节位分蘖且下播时间提早,每亩增产在150斤—200斤左右,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5年春,因寒潮天气致使全村许多农民的秧苗全部冻死,我利用温湿育秧技术,快速育秧,使无秧农户及时插上了早稻,从而没有延误农时。同时,从《湖南农业》杂志上看到软盘抛秧技术的介绍,我买回育秧软盘,在自家2.5亩责任田里做起了实验,并获得成功。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我大力推广软盘育秧、抛秧技术,从而使村民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又获得了较高的产量。

2000年,村支书杨德意同志找到我,请我对村集体几十亩板栗树多年不挂果进行技术指导,让它们重新挂上板栗。在村两委的同意下,我承包了这块板栗林和周边100余亩荒山。通过认真分析和诊断,找到板栗树绝产的原因主要是品质低劣,粗放管理。并确定了改造方案:一是针对大片因病虫危害严重的板栗树,采取用注射器注射汽油,然后封上泥巴进行处理;二是针对部分品种低劣的板栗树,采取高接换种进行处理。通过改良、改造,第二年板栗树就开始挂果,第三年就喜获丰收。我还在山地砌猪栏,打沼气池,并在树下养鸡,尝试进行“养殖一沼气一种植”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一年一个台阶,现在是栗树绿、鸡儿肥,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在我的带动下,全村板栗扩种500余亩,仅此一项村人均增收800元,打造了永济村的一个绿色银行。

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回报,也得到社会和群众的认同。2002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永济村村民一致推选我为村主任,2003年被新桥镇党委任命为永济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村两委换届中,我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2008年的村两委员换届选举实现连选连任。在回到农村的这十多年中,让我学到很多,特别是在当“村官”的几年里,通过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的深入接触,努力工作,逐渐地熟悉村情,民情,使自己在提高工作实践能力的同时,慢慢体会到广大农村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同样大有作为。今天,在座的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大学生的优秀分子,即将成为“大学生村官”,走上村干部岗位,希望你们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广大农村,尽量的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实践的挑战和群众的认同。

 

立足村情,发展经济

永济村辖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40人,党员48人,水田801.5亩,山地2000余亩。如何当好一名村官,如何带领全村群众发家致富,我想给大家谈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和体会:

一、坚持技术带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一是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优势,以信息致富。2004年,正值禽流感爆发之际,我利用电脑,搜寻有关禽流感的资料,我发现禽流感病毒在 20 温度下,7天内会自然死亡。我大胆分析和设想,“在人们谈禽色变”给养鸡专业产带来巨大损失的时期,利用温度这一特点,从4月份到10月份喂养湘黄鸡可以利用养殖户不敢担风险的心理特征,发展养鸡业应该有利可图。在2004年全村经济工作会上,我大胆向村民分析市场行情和风险,宣传和发动养殖户大力养殖衡山黄鸡。2004年秋,衡山黄鸡价格一路飚升,让广大养殖户大赚了一笔,由此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信息就是生产力,就是财富。

无独有偶。2007年开春的全村工作会议上,我根据2006年生猪行情和网上搜寻的信息,认为2007年发展牲猪养殖大有“钱”图。当时小猪价格已降到历史最低,小猪每斤2元左右,根据这一信息,我发动全体村民养殖牲猪,要求全体村民将所有猪舍都购满小猪,我自己也在2007年元月份以高于平常承包费3倍的价格承包了石牌水库,3万方水面转给村民养鱼,我则利用水库猪场,从衡阳新五丰良种场一次性购进小猪200头,后又在周边收购小猪100多头,大张旗鼓地养起猪来。但养猪也有风险,当年高致病性蓝耳病流行,我积极上网寻找资料,指导使用蓝耳疫苗进行严格的免病、消毒程序,经受住了疫情流行的考验。结果到下半年,高品猪价从7.5/斤,涨到9/斤,每头猪纯利至少在600元以上,最高超过1000元,让养猪户喜笑颜开。同时,计划成立养猪合作社,做大做强牲猪产业,带动村民致富。

二是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以技术致富。2006年,我村被列为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支两委在市、县工作队的指导下,结合本村实际,确定发展优质稻生产。20065月,我村与衡阳市金雁米业公司签订优质稻种植的订单农业,主要品种是双晚的湘晚籼13号、湘晚籼10号。当时,许多农民对种植优质稻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由于以前种植过广东籼小粘,造成过损失,心里有三怕:一怕产量低、二怕管理难、三怕价钱不好。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和工作队挨家挨户做工作并召开党员组长会,要求全体党员和组长带头示范,为村民排疑解惑,并编写种植技术资料手册,分发到各农户手中。第一年发动农户种植优质稻400多亩,产量比常规晚稻高,达到1100/亩,且收购价格要比其它品种高20%。这样一来,带动了农民种植优质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益。

几年来,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033000多元增到6000多元。村集体收入由2003年的7000多元增至3万元。以上成绩的取得,让我深切地体会到,村干部的工作,就是要充分利用好村级有限的自然资源,做好科技致富,信息致富这篇文章,让村民真切地感受到村支两委班子确实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切都是为村民谋利益和发展,才会得到村民的拥护和支持。

二、坚持固本强基,不断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

在我担任村支书以来,我深深体会到一个集体要发展,要搞好村级的全面工作,最关键是要有一个紧密团结、形成合力的村级班子,有一支素质过得硬的队伍,否则将是一事无成。

一是抓好村级村务清理。上任之际,村级财务混乱,社会风气也较差,党员组长之间的工作作风也较涣散。当时,群众欠村集体资金达6万多元,而且对村级财务的意见很大 ,村支两委无法正常开展工作。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从最难处理的村级财务入手。首先由群众推选出一个村级理财小组,对全村的财务进行全面的清理,并对清理出来的问题,牵连到谁就由谁负责。说实在话,当时工作难度和压力很大,许多村民除了上交提留外,账面上还有欠款,还牵连扯到“三会一办”欠款。面对这种情况,村支两委硬是挨家挨户上门对账,与其核实村级账务,整整花了近4个月时间,把村级财务进行全面的清理与公开,理顺了工作。制定了村级财务制度,严格审批报账程序,不允许在职村干部在村内报生活费。每年对村级财务进行二次清理并张榜公布,村内重大支出必须由理财小组或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每年对村务进行公开。通过一系列的整治,到2005年底,我村第一个与政府100%结好农业税尾欠和水费账。村集体也收回农户欠村集体的5万余元欠款,为村级工作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以学习“三个代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对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小组长的思想教育,牢固树立起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求每个党员写学习心得。还将全村48个党员分成五个党小组,每年召开两次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特别是在2006年我村被列为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要求全体党员进一步加强学习,认清形势,借“新农村建设”东风,积极转变观念,勇于开拓,把自己融入到新农村建设的队伍中,做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今年,我们把每个共产党员为村内做二件实事,作为党员考核考评的重要依据。

通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这几年的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如我村83岁的老党员康付一同志和妻子任富英(党员)把自己节衣缩食、卖小菜和鸡蛋积攒的养老钱,每年捐献1000元支持村内新农村建设;老村主任胡学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去外面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家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带领群众修路,修水利而无怨无悔;老书记杨德意同志尽管在村级财务整顿中受到一些委屈,可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村级各项工作,不论是收缴农业税老欠,还是计划生育他都坚持带头,他的大儿媳生育二女不想结扎,他三番五次做他儿媳的思想工作,最后让她自觉落实了结扎手术……

我想,有这么一支对村支两委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的党员队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村级的各项工作做好呢?

我们在加强对老党员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年轻有为的青年,积极靠拢党组织,让他们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为支部增添新鲜血液。

针对我村党员年龄结构偏大(平均年龄50多岁),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的现状,村支部积极教育和引导积极进步的优秀青年,组织他们培训,找他们谈心,让他们一步步向党组织靠拢。六年来,村支部共接到入党申请书10份,发展年轻党员4名,为我村培养了坚强的后备队伍。同时,让那些有能力、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担任村民小组长,积极推动全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坚持项目带动,不断完善村级基础设施条件

上任几年来,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是村支两委心头的头等大事。2003年,我们从外面争取资金3000余元,完成 500水渠建设;筹资4000余元修建了二座水坝。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60余万元完成6.5公里村级主干道硬化,新修水渠4000余米,完成了人畜安全水井4口,新建沼气池34个,硬化山塘5口;投入5万余元,将村级综合办公楼全面装修,并添置办公用品;投入10万元,对村校和球场进行维修;并将有线电视接进村,完成了永济村村庄发展规划。

四、坚持文明兴村,建设和谐新村

通过成立计生协会、理财小组、爱卫组、老年协会、村调解委员会以及治安中心户等组织,将村内各项工作细化,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人人有事做。同时利用传统的节日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如每年“六一”儿童节,由老年组和计生协会对学习成绩突出、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表彰,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和社会。我村年年都有学生考入大学,其中也不乏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学生村;老年节,我们邀请全体老人一起召开座谈会,给他们发放纪念品和养老金。同时提倡他们在“老有所养”的同时,做到“老有所为”,让他们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支持村内的各项工作。

对于村内困难户和弱势群体,村里想方设法尽最大可能地帮他们解决困难。如包家组康清和有间隙性精神病,老婆又是弱智,还有一对儿女挤在危房内。通过村支两委组织全村捐款、从民政部门争取资金1.4万元,帮他建起一座三间的红砖房。逢年过节,都要对困难户、五保户等进行慰问,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立足本职,扎根基层

 

每次村干部聚会,总会有人说:“最没用的是村干部”。听到这话,我都付之一笑。人的价值在于你为社会贡献了什么,贡献了多少,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我想村干部的价值就是在于你是否得到村民的尊重和社会认可。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永济村呈现一派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工作均得到了省、市、县的好评,2007年被评为市“五个好”农村党支部,2008年还被评为省“五个好”农村党支部。今年,本人还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

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个优秀的村官,做在县长的位置上也游刃有余;再从国家最近提拔干部的标准看明确加了一条:是否有基层工作经验或者硬性要求在基层工作多少多少年;并且,国家对村级转移支付力度在逐年提高,村干部的待遇每年都在改善,政策也在不断倾斜,这些充分说明:村级工作越来越重要,村干部越来越受重视,地位也越来越高。基层是个试金场,提供平台,展示风采。一日三省,方能进步。充实的生活才有收获,如何才能充实自己?当下就是奉献基层,干事创业。我想,只有摆正心态,扎实工作,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