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衡山党建网 > 组工文化

智慧在灵魂中流淌 人生在彻悟中升华——品读《沉思录》有感

发布时间:2011-01-10 来源:

 

细品《沉思录》这本总理枕边藏书,我都会被其朴素而深沉的话语触动,那些充满激情而智慧的“内心独白”不仅是放之普世众生而皆准的睿理箴言,也是党员领导干部终生受用不尽的为官处世的至理恒言。

宁静淡泊,存一份本真。在马可·奥勒留看来,浮华荣耀皆似过眼烟云,时间终会让丑恶原形毕露,唯真者才永恒。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像马克·奥勒留一样,看轻权利,看重本性,做真人,存本性。洗垢除尘回归自我。古人说:“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能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党员干部如果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失去自我,就会失去正确的道德判断标准。正如奥勒留所说“如果你因什么外在的事物感到痛苦,打扰你的不是这一事物,而是你自己对它的判断”。因此我们要经常学会“洗脸”,擦拭依附在身上的“油污”、“花斑”,时刻阻击欲望、拒绝诱惑;要经常学会“照镜”,反省内心的“冲动”,荡涤精神的羁绊,坚守自己的本性,真正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说的做的一个样”。上善若水温良谦让。老子认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高尚者的品格具有水一样的特征,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润万物而不争。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始终要以“上善若水”为鉴,对待群众要多一些善良,做到温柔似水;对待个人得失要多一些谦让,做到静如止水;对待同事要多一些宽容,做到海纳百川,以一颗平常心“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恬淡达观知足常乐。《论语》云:“曲肱而卧,饭蔬而食,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痴妄贪念就像诱饵一样使人沉沦。所以一个人活在世上,应恬于得失,淡于名利,始终保持一份知足的心。党员领导干部要看淡名利,志存高远,“工作上向标准高的人看齐,生活上向标准低的人看齐”。只有用自己的言行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内心的世界才可以成为纷繁世间的一片安乐净土。

知止尚行,留一点反思。马可·奥勒留在位20年,始终面临内忧外患,在鞍马劳顿中不断反省自己和思考生命。“虽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让反思成为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习惯,在反思中知止。在实践中反思。党员干部要解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诉求,担当科学发展的重任,就应该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到底是群众不愿干还是自己不想干;到底是群众出难题还是自己作风有问题;到底是群众不听话还是自己不像话;到底是群众不通情还是自己对群众缺少感情。只有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为党、为人民多做一点工作,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戴。在思辨中明理。清醒在于思考。作为党员干部要知事明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复杂社会环境、工作实践中,时刻紧绷政治这根弦,提高政治敏锐性,增强政治鉴别力,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担负的责任放到党的事业大局中去把握、去考量,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质。在沉淀中成长。古人云:“是非明于学习,境界升于内省”。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始终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觉悟、一种修养和一种追求,学会在学习实践中拓展视野、提升能力、丰富涵养、修练品德,学会在知识沉淀中碰撞思想、转换思维、锻炼本领、增长才干,打下求真务实、勇挑重担的根底,奠定顺境得进、逆境励志的成长基石。

修己安人,多一份责任。奥勒留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孔子也曾教导弟子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一个人如果整天关心的是个人的穷达而非天下安危,那么这个人就是“喻于利”的小人而非“喻于义”的君子。同样,党员干部不仅要“修己”更要“安人”,多一份做官为民之责,谨记“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要有求索竞先之心。在奥勒留的心灵世界里,国家和人民是高于一切的。新时期党员干部更应该肩负起为国爱民的责任,在上下求索中树立“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雄心壮志。要有仁爱宽容之心。奥勒留说:“我们每天都要准备碰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的同类,我仍然要善待他们”。常怀一颗仁爱宽恕之心,学会忍耐和宽容,这是一种境界、一种胸怀。党员干部要有仁爱之情,热爱人民,凝聚人心;要有宽容之德,群众才会放心,才会发自内心地给予拥护和支持。要有悯民恤民之心。奥勒留说:“我接受了一种以同样的法对待所有人,实施权利平等和言论自由平等的政体的思想,以及一种最大范围地尊重被治者的所有自由的王者之治的观念”。这既是一代帝王对政治伦理的深刻解读,又是其体民、爱民思想的具体体现。党员干部要“重民生、勤民事、从民便、悯民穷、恤民灾”,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记挂在心,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以共产党员的真心换群众的真心、以共产党员的真情换群众的真情。

《沉思录》中那些源自于灵魂深处的智慧火花,时时处处反复提醒着人思考,也提醒着每一名党员干部,勿念悲喜荣耀,戒除虚妄浮躁,在追求生命的至善、至仁、至诚、至德的高度中升华人生,成就自我。

                 (中共衡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谢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