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轮驱动”中践行“两个毫不动摇”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文章强调,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从来没有动摇。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中国经济航程始终保持着“任凭风浪起”的战略定力,以做强国有经济战略支撑、激活民营经济创新活力的“双轮驱动”协同发力,驾驭中国经济巨轮劈波斩浪、勇毅笃行。各地区要切实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遵循文章中指明的各种针对性政策举措,筑牢多元共荣的经济基石。
以“双轮启擎”,在历史长河中夯筑经济基座。回望来时路,“两个毫不动摇”始终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基因密码。公有制经济如擎天巨柱在高铁飞驰、核电出海、5G领航中彰显着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从“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奠定工业根基,到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世纪工程改写山河面貌;从“两弹一星”突破西方封锁,到高铁网突破4.8万公里重塑经济版图,国企始终发挥着战略支撑作用。而民营经济似活水清泉,在数字经济、生物科技、新能源赛道持续迸发创新动能,从改革开放初期“星期天工程师”的技术突围,到互联网时代独角兽企业的爆发式增长,从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的探索实践,到专精特新“小巨人”的遍地开花。从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升华,这种制度设计既避免了私有化导致的发展失衡,又跳出了单一化造成的创新困境,在守正创新中锻造出中国经济独特的韧性结构。
以“双轮共振”,在时代舞台上激发创新动能。在浙江义乌,民营市场与国企物流枢纽联动,编织出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网络——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义乌小商品城与中外运等国企合作,构建起覆盖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体系;在深圳前海,混合所有制改革让国企资本与民营创新基因融合,催生出智能制造的示范样本,招商局集团与华为等民企共建智慧港口,使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跃居全球第四……这些实践印证着双轮驱动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优势互补的协奏曲。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国企在战略领域扛鼎攻坚,民企在细分市场精耕细作;公有制经济夯实共同富裕根基,非公有制经济激活市场竞争活力……中国经济形成立体发展的黄金矩阵,使我们在应对科技封锁时既能集中资源突破卡脖子,又能在市场竞争中迸发“新活力”。
以“双轮驰骋”,在制度优势中驱动复兴进程。当百年变局与民族复兴的激流交汇,中国始终保持着“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自信。这种自信,源自对基本经济制度的深刻把握和对“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践行。新征程上,既要支持国企深化链主作用,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率先突破,打造出一批“关进门”能促进经济发展、“走出去”能带动社会进步的新时代标杆国企。更要鼓励民企勇闯无人区,将要素获取同权、市场准入同标、法治保障同等落到实处,让民营企业在专精特新领域轻装上阵、打造隐形冠军。要让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同频共振,在基础研究领域里,国企承担长周期投入,民企参与成果转化;在产业链构建中,国企筑牢安全底线,民企激发市场活力;在全球化进程中,国企担当走出去的主力军,民企充当生力军。“双轮驱动”的经济制度优势将叠加释放,必将使中国经济在新时代壮阔征程中,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续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