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赛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10月26日上午召开的衡山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段晓赛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段晓赛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过去五年工作。他说,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复杂严峻形势,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预计实现县内GDP188.6亿元,较五年前增长25.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亿元,较五年前增长38.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5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亿元,较五年前增长60.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40428元、27750元,分别较五年前增长43.5%、56.9%。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等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5648户18388人全面脱贫,2019年、2020年连续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建成县城垃圾中转站、新体育馆、衡山大道西线、殡仪馆及陵园、紫巾沿山公路、开云大道等重大项目,全面落实城区“禁烟禁炮”和殡葬改革;荣获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成功创建全国信访“三无”县;平安建设、安全生产、粮食生产、水利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五年来,我县保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战略定力,奋力谱写了“四个新衡山”建设的绚丽篇章。主要表现在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产业层次提档升级,新型工业倍增赋能,现代农业稳产增效,旅游服务业提速发展;坚持抓改革、促开放,创新发展迸发活力,重点改革纵深推进,开放步伐坚定有力,要素瓶颈逐步破解;坚持重建设、强管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交通网络更加通达,县城形象更加靓丽,乡村基础更加完善;坚持保基本、惠民生,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基本民生全面保障,就业政策全面落实,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防风险、守底线,社会环境和谐安定,污染防治深入推进,重大风险防范有力,社会大局保持平稳;坚持转作风、树形象,自身建设切实加强。

段晓赛指出,未来五年,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也是衡山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这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在新的征程中迈出更大、更加坚实的步伐。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总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发展和安全为主线,全面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着力推进市委“三强一化”建设,强创新、抓项目、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努力建设“五兴六强”现代化新衡山,为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县内GDP达27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9%,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段晓赛强调,围绕实现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认真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力扩大投资,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坚持扩总量、优存量、提质量并举,把扩大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强化项目拉动投资的支撑作用,推进项目工作上水平、见成效。

二、突出三大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建设现代产业强县,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推动产业链条从前端向后端延伸、从低端向中高端跃升,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兴旅”“兴工”“兴农”建设,打造旅游名县、工业强县、农业大县。

三、深化改革创新,激活经济发展潜能。

聚焦关键性、全局性问题,用改革的方式、创新的思维,实施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实践,扩大开放招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四、聚焦农民富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突出全面振兴、全域美丽、全民幸福目标定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抓好乡村建设,筑牢乡村发展基础,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美丽乡村突破发展。

五、拓展发展空间,建设宜居宜业县城。

加快产城融合步伐,提质老城,扩容新区,进一步优化县城功能布局,提升建设和管理水平。

六、强化底线思维,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扛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严防死守、持之以恒防范好各类风险隐患,抓好生态环境治理,强化重大风险监管,坚决守好底线、踩牢底板。

七、贴心为民办事,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段晓赛表示,将把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作为永恒课题,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坚持以政治建设为引领、以法治建设为基础、以作风建设为保障、以廉政建设为底线,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旷雨澄、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