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衡山县2019年粮食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00000000/2019-28436 统一登记号 文号 山政发〔2019〕3号
公布时间 2019-03-06 来源 衡山县人民政府 信息有效期 2024-03-06

    

    

    

    

    

    

    

    

  山政发〔2019〕3号 

    

  衡 山 县 人 民 政 府 

  关于印发《衡山县2019年粮食生产工作方案》的 

  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衡山县2019年粮食生产工作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实施。 

    

    

  衡山县人民政府 

  2019年3月6日 

    

  衡山县2019年粮食生产工作方案 

    

  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不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扎实做好2019年全县粮食生产工作,现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按照上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粮油生产新形势、新要求,坚持毫不放松粮食生产,以守住“一条底线”,突出“两个重点”,坚持“三个注重”为重点,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全县粮食生产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坚守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地位,力争“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稳定粮食农作物播种面积在50万亩以上,实现粮食总产20万吨以上,粮食优质率达95%,高档优质稻面积达15万亩,重要农产品油菜面积保持在16万亩以上,红薯、马铃薯、花生、大豆等特色粮食作物面积5万亩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做好粮食生产“稳”字文章

  以“保”水稻“增”油菜为核心,在全县水稻功能区和油菜保护区,重点建设2个10万亩生产示范基地,即以白果镇、江东乡、贯塘乡、新桥镇、东湖镇等后山片乡镇为中心打造10万亩双季稻生产示范区域;以萱洲镇、店门镇、永和乡、长江镇、开云镇等前山片乡镇为中心打造10万亩稻油生产示范区域,确保粮食生产总产稳定和油菜供给增长。 

(二)抓好粮食监测村及双季稻生产办点示范

  各乡镇要认真组织粮食监测村双季稻生产任务落实,结合监测村辐射带动周边创办双季稻生产示范片,面积规模300亩至1000亩。各乡镇、村务必高度重视,及早谋划、及早落实,确保监测村双季稻覆盖率100%及示范区域连片种植,示范片要树立工作责任标牌,宣传示范成效,接受社会监督。 

(三)推进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

  1. 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选择白果镇、江东乡、贯塘乡、新桥镇等重点乡镇整建制推进水稻“早加晚优”模式,选择萱洲镇、店门镇、开云镇、永和乡、长江镇等乡镇整建制推进稻油水旱轮作模式。集成“全环节”标准化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构建“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全链条”产业融合模式,引领“全县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 大力发展优质稻。做优做强衡山湘米产业,全县发展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15万亩,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35个。其中在白果镇、江东乡、贯塘乡、新桥镇建设10000亩示范基地4个,其他乡镇分别建立一个1000亩示范基地,鼓励县内米业企业参入高档优质稻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订单生产 ,支持优质稻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提升稻米品质,提高种粮效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3. 开展特色粮油生产示范。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等是我县传统旱地粮油作物,各乡镇根据本地种植习惯,生产条件,优化区域布局,因地制宜扩大特色旱杂粮种植示范,建立示范基地200亩以上。重点在福田铺乡、萱洲镇建立淀粉红薯和紫薯1000亩示范基地。 

  4.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推广稻鱼、稻虾、稻蛙、稻鸭、稻蟹等高效种养模式,以稻为主,以养带种,以种促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促进产加销衔接。重点打造长江镇稻鱼和白果镇稻虾二个种养示范基地,面积5000亩。 

(四)推广粮油技术集成创新

  结合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加快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创新,组织专家分区域、分作物提炼一批高效技术模式,大力推广绿色投入品、农机农艺有机融合关键实用技术。 

  1. 实施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面积10万亩,其中水稻密室育秧、简易场地无盘育秧二项新技术示范2万亩。 

  2. 持续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在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作物上,建立化肥、农药减量技术服务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服务,逐步提高化肥、农药施用效率和利用率。 

  3. 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全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面积30万亩,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油菜耕种收机械化生产面积8万亩,占全县油菜种植面积一半以上。 

  4. 推进科学防灾减灾,加强灾情监测预警,密切与气象部门会商,及早制定应对预案,落实防灾减灾关键技术,推进科学抗灾。 

(五)加强耕地质量监管

  1. 继续做好两区划定工作。确保按期完成水稻生产功能区24.5万亩、油菜生产保护区9.15万亩划定任务,优先将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建成口粮田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 

  2. 严禁耕地抛荒。各乡镇要加强常年性耕地抛荒整治力度,对抛荒耕地尤其是划入“两区”的耕地,要建立抛荒治理台帐,及早有效复耕,对抛荒治理不力相关单位及责任人,县人民政府将严格追究责任。 

  3. 大力发展绿肥生产。绿肥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重要举措,我县是全省绿肥生产示范县,紫云英种植基础较好,今年绿肥种植面积确保6万亩,其中紫云英种植以白果镇、贯塘乡、江东乡、新桥镇四个乡镇为主,共计示范面积5万亩;油肥种植以长江镇、开云镇为主,共计示范面积1万亩。 

(六)抓好秋冬农业生产

  秋冬农业是农业生产重要一季,抓好秋冬农业生产,事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事关地力培肥和农业生态环境优化,事关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事关全年农业生产目标任务完成。各乡镇务必高度重视。 

  1. 做强油菜产业,以萱洲镇、永和乡、长江镇、开云镇、店门镇等前山片乡镇为主,建立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面积10万亩;在长江镇、开云镇建立油肥示范基地1万亩,油肥种子生产基地0.5万亩,油苔生产示范0.1万亩。 

  2. 扩大绿肥生产,以白果镇、贯塘乡、江东乡、新桥镇、岭坡乡等后山片乡镇为主建立紫云英示范基地,面积5万亩,不断恢复绿肥生产。 

(七)认真落实惠农政策

  各乡镇要加强国家惠农政策宣传力度,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和完善补贴申报、登记、核实、公示、发放制度,细化工作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稻谷补贴发放工作,确保补贴发放足额、及时、准确。 

    

  附件:1. 衡山县2019年粮食生产计划任务表 

  2. 2019年粮油生产办点示范任务表 

    

    

  ━━━━━━━━━━━━━━━━━━━━━━━━━━━━━━━━ 

     抄送:县委,县人大,县政协。 

  ━━━━━━━━━━━━━━━━━━━━━━━━━━━━━━━━ 

     衡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3月6日印发 

  ━━━━━━━━━━━━━━━━━━━━━━━━━━━━━━━━ 

    

    

    

附件1,2.docx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