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真管用 可办理140多项服务
发布时间:2016-11-03
来源:
湖南日报10月31日讯(记者 徐德荣 通讯员 夏建军)10月24日,衡山县长江镇柘塘村赵慈英老人带着一些土鸡,来到村服务中心,请中心管理人员帮她卖出去。这是老人今年第3次到中心托卖土产。老人说,以前卖土产不是赶集就是挨家挨户叫卖,费时费力,现在村服务中心帮她解决了销售难。
去年底,衡山县完成并村工作,全县319个行政村合并为128个。但原来的村级服务点如供销、邮政、储蓄、医疗等零散分布,群众办事要多地奔波,很不方便。为此,县委组织部牵头,在开云、长江、永和等乡镇的9个村试点,建设农村综合公共服务中心。
据了解,衡山县试点建设的服务中心一般利用原有村部场所,或建在村民较为集中的地方。每个中心设置便民服务、农村金融、便民超市、电商服务、快递物流、警务等10余个功能室,对接30多个职能部门,开展代办、代管、代购、代销、代缴、代访“六代”服务,可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140多项。除了便民服务,中心还设立远教站点,使之成为党员干部和群众集中培训点、个性学习点、创业致富点、文化娱乐点。
服务中心建成后,很快成为村里最热闹的地方。白天,村民可以在中心办事、学习,晚上可以上网、跳舞。一些村民还在中心利用“红星视频”“共产党员网”“农民伯伯”等网络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萱洲镇贺家山村退休教师陈迪贤感叹,现在村里打牌的少了,学习、创业、健身的多了,村里人精神面貌变了。
据衡山县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县里已先后出台“农村综合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实施方案”“使用管理实施意见”等文件,确保服务中心规范运行。目前,该县正在对试点村服务中心建设、运行经验进行总结,再在全县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