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当前位置:首页  > 衡山党建网 > 基层党建

我的村官生活 我的青春之歌

发布时间:2009-07-27 来源:

 

 

梦想的序幕

    2008 年8 月15 —一个让我一生都无法忘怀的日子,那天,我被分到衡山县开云镇九龙村,开始了我的村官生活。记得当时九龙村村委特地为我的到来召开了会议,我在村支书的带领下走进会议室,心扑通扑通的直跳,坐下后,看到十几双纯朴的、期待的而又充满怀疑的眼睛,紧张的对接下来的工作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接着村里的支书、秘书向我介绍了村里的一些基本情况,并亲切的询问我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并给予了我鼓励。让我心里的紧张感消除了很多,我心里暗暗的下决心,一定要把村官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干,绝不辜负村民的期盼。

第一次亲密接触

到村里的第一件事是跟随村支书去看望村里的贫困户,这次行程加重了我作为大学生村官肩上的担子,增强了我心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村里需要帮助的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村里有一个叫刘月英的老人家,在两年之间相继失去了儿子和丈夫,这些变故让原本就清贫的家庭雪上加霜,深受打击的老人家病倒在床没钱上医院治疗。知道情况后,我们村委送去了营养品还有村里乡亲募捐的几百块钱,老人家深受感动,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看到她笑容的那一刻,我想,我们给她的帮助也许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被帮助者来说却可以感受到温暖、慰籍、希望和被人重视的尊严,所以无论能帮多大的忙,都要秉持一颗爱心和责任心,能帮多少帮多少,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小助理与大法官

九龙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村民思想活跃,纠纷相对较多,学法律出生的我,在九龙村也找到了学习、锻炼的平台,接触的各类纠纷,虽然不是事事都用的上法律,但很多都与法律沾的上关系,也是将法用之于实践,并从实践中增进了法律知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我也从那个一句话都不敢说的青涩小妹子,变成村民心里的大法官。

第一次参与纠纷调解工作是来村里投资的手套厂与村民利益发生矛盾,当时一同参与的还有村委成员及利害关系人。村支书首先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开始了解双方的想法,接着平衡双方意见,整个过程中,我都不敢发表意见,因为我怕说错话,虽然有几次村支书都鼓励我发表看法,但我都没把握机会。事后,村支书跟我说,不用害怕,说错了也没关系,不说话就永远得不到提高。短短的几句话让我扬起了下次一定要敢于发表意见,善于发表意见,争取提高自己的风帆。

村里的纠纷有很多都是小事,刚开始遇到的时候都有点不可思议,我心想这么小的事干吗要计较,于是做调解时也不太耐烦,但村支书告诉我说:“村民发生的家庭、邻里纠纷等虽然是小事,但如果处理不妥,就会小事变大事,小题变大做。多年的经历告诉我,村民调解无小事。”他说的这些话对我触动很大,是啊,防微杜渐的道理我早就懂啊。化村民的“大事”为“小事”,“小事”为“没事”,为着一件件平凡的小事而尽心尽力,看到村民和谐相处,应该是我最大的追求。

在农村比较有特色的是坟山纠纷。近年来,九龙村引进了一个铁矿公司,在挖矿的时候牵涉到一座重要坟山的迁移,这座坟葬的是当地一个大宗族的老祖宗,涉及到 100多户人家的利益,初始,村民认为迁坟是对老祖宗的不敬,提出很多铁矿公司不能接受的要求,矛盾由此激化,并聚集了上百人携锄头、棍棒等工具向铁矿公司示威。村支书了解情况后,及时召开调解会议,先查明双方想法,知道两方底线,分别做思想工作,对村民的调解主要是作好宗族内有威望的“主事人”的工作。经过我们大量细致的工作及时制止了恶性事件的发生,矛盾得到调解。

快一年的时间,村民们越来越信任我的专业能力,有什么矛盾或法律问题都会找我聊聊。在实践中,我也对农村调解工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有了一点认识:一是要真诚,要充分了解矛盾双方的想法,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要弄清矛盾的根源在哪,要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去思考矛盾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所能接受的向对方让步的底线,有利于提出合理解决纠纷的方案。同时注意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使当事人感觉到调解员是从当事人的利益出发,从而消除对调解员的抗拒心理,听取调解员的合理建议,便于调解的顺利进行;二是对于村里的某些复杂的遗留问题,需要向老村干部了解清楚情况再对症下药;三是需要了解村里面解决问题的一些“土规则”,了解地方习俗,便于顺利解决纠纷。

生活依然精彩

村里道路没有城市干净整洁,村里的生活没有城市方便快截,村里的生活没有城市丰富多彩,但是只要怀揣着梦想,心里种下希望的种子,在绿水青山的农村,我们照样能奏响美妙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