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当前位置:首页  > 衡山党建网 > 基层党建

江苏如东:注重以四个理念全面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发布时间:2008-08-20 来源:

 

江苏如东县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注重以四个理念统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断推动非公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了非公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升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理念一:非公企业建设在哪里,党组织覆盖就到哪里

  本着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的原则,着力消除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空白点和薄弱点,通过三建一规范,强化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覆盖和阵地建设。三建即:

  一抓督建。针对部分非公企业缺建、漏建党组织的实际情况,与县工商部门携手,对全县符合条件的非公企业明确要求党组织情况登记申报、年检年报”,有效防止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缺漏现象。07年以来,通过工商部门两次对非公企业进行了全面盘查,在全县已建1342家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基础上新建了322家。

  二抓 “帮建。突出解决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力量薄弱,活动难开展的问题,由所在镇、村党组织党建以及其他基础较好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与其结对,进行帮建,现已实现全县15个镇235个行政村与585家非公企业党组织结成了对子,做到优势互补,共促共建。

  三抓带建。以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为重点,通过培养党员、选拔党务工作者、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举办党员员工专场招聘会等形式,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现全县培养了非公企业新党员3000多人,选拔了专职党务工作者407名,下派了党建工作指导员872名,专场为非公企业招聘了200多名党员员工。

  一规范即:规范阵地。坚持把非公企业党组织阵地建设作为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石工程,明确规定五有标准即有党员阵地,有组织标牌,有党旗誓词,有管理制度,有活动记录。目前。已建成了标准化党员活动室1587个。

理念二:非公企业发展在哪里,党组织保障就到哪里

  进一步理顺党建工作体制,落实责任,强化督导,做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非公企业发展同谋划,同促进,同考核。

  职责带动。新成立了两新组织党工委,将工商、税务、发改委、民政等部门的分管领导作为两新组织党工委的兼职副书记,加强对非公企业的领导,并明确各镇、开发区党(工)委的一把手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层层签订党建工作责任状,用责任制管责任人,靠责任人带一班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制度推动。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做到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家重点企业,33名部机关干部每人联系35家非公企业,对企业的发展实行责任包干,要求每季度至少深入一个企业两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工作督查推进制度。组建了由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工商、税务、安全、劳动等7个相关部门共45名人员的工作督查组,每年对非公企业分组进行两次督查,对其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安全生产、保障职工权益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考评驱动。制定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考评办法》,对党建工作开展较好的非公企业,予以大力表彰,并拿出部分县、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额,在其业主中定向产生,在选先评优和享受政治待遇时予以重点考虑;对党建工作开展差的企业一票否决,不得评为各类先进,同时将考评结果纳入企业信誉服务体系。去年来,5家非公企业被评为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10名非公企业党员业主被评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优秀业主,2名业主被选为市党代表,11名业主被选为县党代表。

理念三:非公企业核心在哪里,党组织作用就到哪里

  紧紧抓住企业政治经济核心,增强党组织的参与和服务功能,强化监督、纽带、带动等作用,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强化监督作用,当好领航员。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政联席会议等制度,促进党组织与企业经营管理层之间的双向互动,做到定期沟通、平等协商,共同研究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引导企业诚信立企,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并督促企业按规定给职工缴纳正常的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目前,全县539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已为5万多名职工缴纳各类保险。

  强化纽带作用,当好黏合剂。通过民主恳谈会、重大事项通报会,重大决策听证会等,架起党员、职工与企业主之间的沟通桥梁,切实解决对党员、职工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实施员工关爱工程,通过实行党员职工谈话制度、建立互助基金、实行一对一结对等方式,做到在职工家庭纠纷时、重大节日时、生病住院时、受到纪律处分时、生活困难时,党组织及时对职工进行帮扶。现全县各大企业累计筹措资金100多万元,用于解决党员职工的燃眉之急,共有2000多名党员与职工结成对子,为困难职工办实事1000多件。

  强化带动作用,当好助推器。以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挖潜力、讲奉献、比业绩等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激发广大党员政治上求,技术上求,工作上求,贡献上求,切实增强党员的角色意识和主体意识。据统计,全县近800名党员在300多家企业的关键岗位上,广大党员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200多个,实现技术创新60多项,节约项目成本1300多万。

理念四:非公企业难题在哪里,党组织攻坚就到哪里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各项优势,不断为非公企业排忧解难,在为企业攻坚破难中求得作为,赢得地位。

  发挥政治优势,解决经费难的问题。通过三个一点的办法,解决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问题。财政拨付一点。由县级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活动阵地、配备电教设备、补贴活动经费;党费补助一点。坚持党费向困难非公企业适当倾斜的政策,经组织部门批准,非公企业党员交纳的党费可部分返还给非公企业党组织,作为活动经费;企业出资一点。严格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以非公企业党务工作经费按企业职工年度工资总额的千分之五计提列入企业管理费用成本,据实在税前扣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组织、财政、劳动、建设等部门组成的非公企业党务工作经费保障督查小组,确保非公企业党务工作经费落到实处。

  发挥组织优势,解决人才难的问题。通过实施三向培养工程,努力将人才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人才,将优秀党员人才培养成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开设主题讲座、技能竞赛等方式,不断提升党员业务水平。去年来,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40多场次,参训人员2万多人,400多名党员人才成为中层管理人员,非公企业党员中培养的生产经营人才1300多名,在各类优秀人才中培养了800多名党员。每年还开展订单式培养,依托高校、技术职业学校有针对性的为需求企业输送12名优秀人才。

 发挥资源优势,解决培训难的问题。建立了县内优秀非公经济教师人才库,打造非公企业特色培训项目,精选优秀教师担任主讲,依托各类高校、名企,聘请著名大学教授、专家学者以及大型企业的专业人员进行授课,加大培训力度。

  与此同时,制定了《如东县非公企业党员培训规划》,在培训时间上明确规定企业党员每月学习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个小时,党组织对党员进行党课教育每半年不得少于1次;在培训内容上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实用教什么的原则,突出选学式、菜单式内容,由党员点菜学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每年组织一批非公企业党务干部和党员外出参观学习,现已组织全县600多名党务干部和党员到山东的海尔集团、浙江的富通集团、传化集团、江阴的海澜集团、等地实地考察。举办了全县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业主规模讲座,邀请海尔大学和北京大学专家教授集中授课,自06年以来,每年举办三期以上,参训人数已有5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