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工作 唯有务实
县广播电视局技术部主任 李震环
我叫李震环,县广播电视局技术部主任。在这里,我首先感谢组织对我的关心,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肯定。
我常常思考: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怎样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党工作,为党争光?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切地感觉到:为党工作,唯有务实。
务实,是一种为民的情怀
我县电视信号的覆盖主要靠有线和无线两张大网把电视信号传输到千家万户,由于我县地处丘陵山区,高耸入云的南岳山把全县分割成前山后山两大片,严重影响了电视信号的传输,很多地方收不到衡山台的电视信号,看不到县台的电视节目。
上任技术股主任后,为了能尽快解决群众收视难的问题,掌握到第一手资料,我带领股里的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县17个乡镇了解情况,设置了12个无线电视信号测试点,在了解情况中,我发现由于南岳山的阻隔使得后山片电视信号偏弱,特别是南岳山脚下的望峰、东湖、马迹三个乡镇,电视图像极不稳定,当地群众希望高质量收看县电视台节目的愿望非常强烈。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的使命。为加强后山片电视信号,改善收看效果,我带领股里技术人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从源头抓起,提高信号源。加大县城巾紫峰电视发射台的覆盖率;二是改造白果电视差转台天馈系统,使它的覆盖率增加30%;三是对东湖差转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它的发射性能。这样,从县城到白果、东湖,三个发射台都在改造后扩功增效,使得后山片的电视信号比以往有了较大改善。
在摸底调查中,我还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收看电视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节目内容已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他们希望能收看到更多、更为丰富的电视节目。为了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解决农村收看电视节目单一的问题,回来后,我向局里提出了在乡镇所在地人口集中的地方建有线站、在居民新村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铺设有线电视网、在偏远山区居住分散的地方安装卫星天线的具体方案。由于方案切合实际,很快得到了局领导的批准。有了领导的支持,我的信心更足了,干劲也更大了。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带领技术人员架设了120公里的有线光缆,建成了10个乡镇有线站,4个乡村有线小片网,使3000多户农户看上了有线电视。同时,为2万多农户装上了卫星天线,使他们能看上30多套清晰的中央及地方电视节目。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有线、无线、卫星接收相结合,电视信号覆盖家家户户的电视网络格局。
务实,是一种无畏的勇气
有人说,困难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对此,我深有体会:
去年10月,位于局办公楼顶、巾紫峰、白果和东湖镇的四座电视发射铁塔又到了三年一次的防腐期,因为技术要求,发射铁塔不是立在楼顶,就是架在高山顶上。要在这样高的塔上干活,危险可想而知。
局领导见工作量太大、危险性较高,准备请外地专业队伍,便向我征询意见,我说了两句话:请专业施工队,我能图个轻松和省心;虽然有难度、有危险,但能省10多万元钱,作为广电人,我有义务为局里减少资金开支。
在局领导还在犹豫中,我毅然把任务接到手,并立下了军令状:一定按质按期圆满完成任务。随后,我带领技术股2个维修员和有线台3个外线工,组成了一个6人小分队,向高难度的铁塔维护工作发起了冲击。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定在巾紫峰发射铁塔,这也是整个任务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巾紫峰电视发射塔,塔高90米,加上山高286米。塔高、风大,站在铁塔上左摇右晃。尤其是在塔尖除绣刷漆,仿佛是在半空中荡秋千,让人心惊肉跳。就是这样的危险活,我总是抢着干。一次,我在塔尖上除绣,铁绣穿过防护服缝隙溅到了我的眼睛里,刺得眼泪直流。我本能地擦了下眼睛。哪知道脚下一滑,人就悬在半空中。职业的本能使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紧紧抓住天线杆,借助保险带的力量,终于闯过了鬼门关。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并没有让我畏惧退缩,反而激起了我的斗志。每天天刚蒙蒙亮,我就带领维护人员上山进行维护。由于塔的四周没有遮蔽物,一到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晒的我们皮肤阵阵刺痛。山上没有餐馆,我们饿了就啃几口自带的干粮,累了就靠着铁塔小憩一会,一天下来,经常是又累又饿,回到家后还不得不忍着浑身的酸痛用刺鼻的汽油清洗头发、脸上、手上的油漆,常常洗完澡后才发现身上依然残留一股浓浓的汽油味,并且皮总是一块块起了角质后往下掉。
就这样,我带领维护人员,在巾紫峰铁塔一干就是11天,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接着,我们又不畏艰险,抢在高山冰冻之前,历时两个月圆满完成了其它3座铁塔的防护任务。
务实,是一种坚守的责任
在广电局,经常会有时间紧工作量大的紧急性任务,要想按期保质完成任务,没有一种务实的精神,没有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是绝对不行的。
去年7月,因潭衡西线高速公路动工兴建,贯塘乡新塘村有1公里的有线电视杆路需要搬迁,要求重新勘测线路,架设杆路,而期限只有3天。接到任务后,我立刻带领4个技术员,一头扎进施工场地,测量、设计、挖洞、立杆、架线。施工期间,每一个数据我们都精益求精,每一个细节我们都一丝不苟,我主动牺牲休息时间,带领工人们加班加点,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最后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既保证了高速公路的建设,又保证了有线电视信号的畅通。
去年,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要求,要做好转星调整工作。我县2万多用户的卫星接收天线,需要重新调整接收新的卫星信号,而调试时间只有40天。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我采取了以点带面的办法,先是组建乡村调试员队伍,对他们进行系统、详细的技术培训。接着带队深入店门镇的白泥村、天鹅村,贺家乡的水桥村、伊田村,东湖镇的杏溪村、新路村,白果的和平村、棠兴村等,办起了31个卫星天线调试示范点。每到一个点上,我都逐户发放转星调整手册,耐心地讲解调星技巧,手把手示范调星规程,直到每个用户都弄懂为止。就是这样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全县如期在40天内完成了电视转星调整任务。
这些年来,我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我负责的全县农村电视覆盖率、电视安全播出率、卫星电视转星调整率都达到百分之百。我设计、施工、维护的电视网络工程为局里节约资金近20万元。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它靠的是局党组的正确决策,靠的是技术股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靠的是局内同志的大力支持,靠的是自身一股务实肯干的理念在支撑。今天,组织上评选我为优秀“务实型”党员,但我知道,我离优秀“务实型”党员的标准还很远,还有很多不足,今后,我一定以此为鞭策和鼓励,一如既往的发扬务实求新精神,为全县广电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