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衡山党建网 > 要闻时讯 > 本地动态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简报第31期

发布时间:2014-06-24 来源:

第31期

中共衡山县委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6月20日

 

心,总与群众在一起
——记衡山县公安局退休民警、老党员陈普开

  陈普开,县公安局退休民警、老党员。虽然已78岁高龄,但退休后依旧把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当作自己最大的理想和追求,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退休近20年来,哪怕全家蜗居家属楼,他还是从牙缝中抠出近20万元退休金,数10次为教育、修路等公益事业捐款,对困难乡邻进行帮助。他的义举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熟识的群众称赞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共产党员”。

  满腔赤诚,捐出八台耕田机

  陈普开虽是一名定居在县城的老党员,但对农村和农民炽热的感情却始终不变。

  今年4月,当他从参加“大走访”活动的干警口中得知,县公安局联点的东湖镇东湖村,由于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春耕生产的重任主要落在留守老人身上,陈普开听后,心里十分焦急,便瞒住老伴赶赴东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陈普开知道,早稻如果能提早播种、插秧,收割时间就会提前,晚稻的播种时间也相应提前,这样晚稻生长期延长,产量才能有保障。看着不少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乡亲仍在水田里伛偻劳作,他好几次都有卷起裤腿下田帮忙的冲动。回到县城后,想起这一幕,他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哪怕是睡着了,梦里还是那些老年人忙碌的身影。就这样,如芒在背的他过了好几天,琢磨了好几天,终于忍不住了,找老伴、找单位领导,决定拿出老两口仅有的近5万元存款,用来购置耕田机,让它们代替自己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农民朋友。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县公安局机关大院前热闹非凡, 8台崭新的耕田机一字排开,陈普开郑重地将耕田机的发动扳手一一交到接受捐赠的衡山县东湖镇东湖村、长江镇袁家冲村和贺家乡湘江村农民代表手中。

  立志奉献,赠出一路致富经

  走进陈普开的退休生活,你就能知晓,捐赠之举,对他来说,绝非偶然……

  早在1999年退休之初,他就放弃赋闲的生活,一头扎进了老家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启动了反哺故乡的“计划”——在有生之年,帮助家乡父老摆脱贫穷走上致富路!

  考察调研、收集信息、多番比较之后,陈普开结合当地情况,萌生了变传统农田经营模式为基地生产、连片开发的设想。找着方向后,他开始联系村组干部、村民,大胆提出建果园的设想,然而,不少乡亲瞻前顾后,顾虑重重。见美好的愿望一时难于实施,陈普开知道,要乡亲们接受自己的想法,还得有个过程。对此,他毫不气馁,硬是凭着一张老脸、两块脚板、三寸不烂之舌、四处奔波,一户户上门,耐心细致地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遇到个别资金有困难的乡亲,他便主动提供资助,打消其后顾之忧。接下来,他从自己的存折上取出12000元帮助村民们买回了果苗。真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他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座拥有美国苹果、吐鲁番红提、布朗李、日本李王等众多优良品种的水果生产基地很快建成并在两年内实现了利润,而且效益可观,因为一亩葡萄园的产值是一亩水稻的近9倍!

  南湾村村民靠水果基地致富的消息不胫而走,临近的增加村、山塘村等村干部纷纷领着村民寻上门来,陈普开来者不拒、无私帮助,供信息、供技术,遇上困难的村民,他还提供无息贷款。在他的带动下,荣桓镇连片的林果示范基地、农业生态基地有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壮大。

  热心人帮陈普开算过一笔账,在这10多年里,他累计拿出不下4万元退休金,帮助村民购果苗、完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为贫困农家无偿提供借款6万元(其中有3万元,至今仍未归还);累计发动荣桓镇3个村45户村民参与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荣桓镇村民种植苹果、布朗李、葡萄、椪柑等经济作物共计130余亩;累计为村民创收100余万元。而他,一回老家,总要四下察看,遇上困难,总是尽力相帮,却从不收受乡亲们的任何礼物。

  知情人都知道,为人慷慨的陈普开,其实家境并不宽裕,他与老伴的退休金每月只有三四千元,至今一家人还挤在县公安局陈旧的家属楼里。可为了给村里的农业发展项目争取到更多的帮扶资金,他多次亲自打报告,寻求省、市相关部门和优秀企业家们的支持,即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自掏腰包、毫无怨言地帮扶村民。有的人对他的义举觉得难以理解,他却爽朗地说:“我是共产党员,就要为党增光彩;践行群众路线,我就要深怀爱民之心,多办利民之事!”

 


报: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派驻衡山督导组
送:全体在职县级领导,各指导联络组、督导组组长
发:各乡镇、县直机关各单位、党组织关系属地管理的省市垂直单位 
中共衡山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6月2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