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读后感——审计局
除却浮躁 静心沉思
---《沉思录》读后感
衡山县审计局 李润年
当今社会仿佛精神净土在逐渐消失,而物质的沃野在不断膨胀与扩张。你看,我们身边不断有人传来好消息:张某最近又被提拔了,李某又买了一幢新别墅,王某再添一台豪车,贺某的女儿出国留学了,吴某最近投标承包了一个几千万元的大工程……朱某一年炒股赚了几百万,胡某做钢材生意一年盈利三百多万……彭某昨夜打牌进帐一千八,旷某买彩票中了一等奖等等等等。就连网络连篇累牍地传出各种振奋人心的新闻:什么十大收入排行榜、公司收入排行榜、富豪排行榜、影星收入排行榜等等,如此这般,不一而足,让人们在“啧啧”称奇声中萌生赞叹与羡慕,激发对物质生活狂热崇拜。于是,一切的一切都是急功近利:唱歌的从影的想一夜成名,写书写文章的想一炮而红,经商办公司的想一夜暴富,跑官要官的想一夜“发达”……
“随遇而安是人生拼搏的另一种境界,它不了消极的承受,也绝非对放弃人生应有的追求。”这是我翻开奥勒的《沉思录》后得到的经典妙语,它让人们明白审视心灵、智慧人生、升华境界、醒悟觉悟的道理。相比之下,我们现在就是缺乏这种随遇而安的精神与境界,内心充满着对物质的急切追求、对名利的热烈追逐,浮躁终日。作为一名组织工作者,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首要的任务就是戒除浮躁,随遇而安。
首先,过好物质关。要正确看待物质利益,增广中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虽是中庸,但不无道理。不能过分追逐物质利益,惟“物”是图,而丧失精神家园,不能因为有了物质生活就不要精神生活,既不可做完全脱离现实世界的“超人”,也不能做物质利益的奴隶。
其次,跳出浮躁关。 “逃避”世俗的束缚,静心想事,专心干事,平静地看待事物,尽最大可能避免浮躁而影响对人的判断、对工作的误断,对策略的决断。窥避现实物质利益对自己的诱惑,干工作静心,下基层沉心,处理事务专心。
第三,远离攀比关。从事组工工作最忌攀比,因为人们在攀比中往往是要求以最低的为原点,待遇以最高的为目标,奉献以小的为标准,索取以大的为砝码。这样,怎么比都无法取得平衡,越比越没有好心态,越比越失去理智。
从本人来讲,工作三十几年了,现在仅“混”个党组成员的“虚衔”,在县内与我同时提拔的全部都挂上了实职,部分还登了正科,原地踏步快十年了,不少同事为我着急。平心而论,有时忿然,但有时又泰然。2007年分管了一年业务工作,2008年办公室缺少人手,领导又安排我兼任办公室主任,我也没有拒绝。心想:凡事都得有人做,正科副科无论什么科,其实本质并无大的区别。如今读了《沉思录》,冥想数千年前的人思考问题能那么缜密周到细致有远见,不知现在人类是进化了还是退化了?当然,我们只是凡夫俗子,不可能一下子站在哲人的高度,也不可能读了一本书就明白了一切事理而慧智大开。《沉思录》只是给我们以启示和启迪,在现阶段来讲,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戒除浮躁,静心沉思,扪心自问,自我反省,有思才有进步,有反省才有提高、才可能有大彻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