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务接待到酒价上涨说开去
据媒体报道,一瓶普通的53度飞天茅台竟高达2000元左右,五粮液、国窖1573等高档白酒也闻风而动,身价日增。高档白酒肆无忌惮地涨价,业内专家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款消费推高了白酒市场价格。
高档白酒身价不断上涨,触碰了市场最敏感的神经,个别高档白酒不仅供不应求,甚至还出现“真茅台抢手、假茅台也抢手”的怪事。与此同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一条庞大而完整的名牌白酒造假产业链也逐渐形成。这么多的高档真酒假酒,最终流向何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真如专家所言“公款消费致使高档白酒价格上涨”,那么可以显见,这高档白酒无论真假大部分已流向了公家的餐桌。
众所周知,中国是礼仪之邦,国人好面子、要排场,无论公事亦或私事,事事都要请客喝酒,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事,大家在迎来送往、觥筹交错之中拉近了感情、消除了隔膜、办成了事情,也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酒桌文化”。如果喝酒还不用自己掏钱,那自然是要往高里喝,直喝到红头涨脸、步履蹒跚至尽兴而归。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普通百姓不会有此待遇,这等好事通常发生在公务人员的身上。检查、培训、考察、会议等等,随便一个由头就可以为自己谋到一份吃香喝辣的“福利”,如果能陪上级领导入席,那无疑“收益”会更多。
当前,中央三令五申要严控公款吃喝风,但一些单位公务接待标准依然“豪奢”,进豪华酒店,喝高档酒,吃天价宴席,到豪华娱乐场所进行奢华消费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尤其是在接待用酒方面,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在“礼尚往来”之间似乎只有豪才能展示主人的大气、只有贵才能显示客人的身份,就是不知道在这“豪标”的“推杯换盏”之间,花的到底是谁的钱?用的最终是谁的银子?对此,老百姓看在眼里,怨在心里,正如一民间小段子调侃干部喝酒“革命的小酒倒满杯,革命的干部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人民掉眼泪”。
要说这公款喝喝酒也就做罢,但是一些干部喝了酒还误事、坏事。有的官员喝酒醉死,酒后撞车、坠河等意外让自己丢了性命的事常见诸报端;更有甚者酒后违纪犯法,不是让自己身陷囹圄就是让自己命丧黄泉,远的有“湖北巴东邓贵大”,近的就有“四川蓬安县残联理事长强奸酒醉后女干部事件”,这些都是惨痛的教训。事实证明,官员酒后丑态毕露,败坏了党纪党风,破坏了干部形象。
当然,正常的公务接待实有必要。只是,各级领导干部切莫让这小小的“杯中之物”显了丑态、失了形象、丢了名节、散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