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市突出“六抓”规范远教站点建设
为解决远教站点学习记录不及时、制度标识不明显、站点管理不规范、工作推进不平衡等问题,近年来,中共耒阳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积极探索,创新思维,突出“六抓”,不断规范站点建设,完善站点管理,促进站点作用发挥。
抓规范。一是规范阵地建设,要求每个村(居)、社区将远教站点设在村部,各种远教设备有地可安,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更方便群众集中和自主学习;二是规范站点标识,由党员教育中心统一站点牌和制度牌样式,各单位可自行制作,并将其安装在合适、醒目位置;三是规范学用制度,耒阳市要求每个站点集中学习每月1-2次,个性化学习每月不少于4次,同时,各站点“五薄一册”上学习记录要及时更新、人员签名要真实可信、学习内容要丰富详细。
抓覆盖。一是设备全覆盖。耒阳市共712个远教站点,已实现设备全覆盖。2014年该市对2008年以前配置设备的站点进行全面更新,并按照更新站点不低于80%的标准配置了投影仪、音响等设备,今后每年将按照20%的速度逐步更新设备。二是网络全覆盖。该市实现所有站点入网“零负担”,对有线网络能够覆盖的站点免费办理入网续费等手续,对边远、偏僻山区站点,则发放无线网卡,方便当地群众上网学习。三是教学资源全覆盖。党员教育中心将大部分常用学习主网站、网址等打包发到各乡镇(街道),由他们拷贝到各站点,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方便当地党员、干部、群众点击学习;同时,还发放衡阳党建播客、耒阳特色专题片等学习视频和DVD光碟,便于群众重复学习。
抓示范。一方面,抓示范以点带面。按照组织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要求,市经济开发区社会工作局、36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须亲自挂1-2个远教站点,此站点必须按照示范站点标准建设,站点牌必须悬挂在室外,制度牌必须上墙,并在醒目位置。同时,要求每个单位按照省级示范站点不少于1个,衡阳市级示范站点不少于3个,耒阳市级示范站点不少于5个的建设要求,高标准建设远教站点,提高站点达标率。另一方面,表彰推介示范。在建设示范站点的基础上,对站点学用积分排在前三的单位,给予一定奖励,在全市通报表扬,同时,在党员教育工作安排会上做经验介绍,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学习先进、重视先进、推介先进的良好氛围。
抓队伍。党员教育中心根据耒阳市农村实际情况,抓好三支队伍,防止出现有设备无人员等不良现象。首先抓好中心队伍。党员教育中心坚持高层次、高标准建设中心管理队伍,每周利用工作例会组织全体人员学习站点设备使用、操作、维护等基础知识,并设两个岗位配备专职人员对各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其次抓好乡镇队伍。主要抓乡镇组织委员、组织干事队伍,每年在组织工作会议后,组织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同时建立组织委员QQ群,方便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由他们负责对本辖区内村居(社区)站点进行直接指导;再次抓好村级队伍。每年组织村干部、党员等站点操作维修员参加不少于2个月的集中和远程教育培训,同时利用自查机会,现场指导他们学习使用远教设备。如此,形成乡镇带社区、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良好学习局面。
抓督查。一方面做好自查,通过“查、访、看、听”等方式,看领导是否重视,是否安排专人管理,并制定了各项制度;检查设备是否按要求安装到村部,并能够正常运行,五簿一册是否按要求填写规范;是否能够及时参加党员教育中心组织的远教站点操作维修员专题培训等;走访群众,看远教站点是否为群众学习、生活、生产等带来便利;另一方面重视抽查,按照衡阳“三个一”——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排名等要求,严格落实衡阳市远教站点建设“十有”标准,抽查站点是否能够保持场地干净、整洁,现场抽查站点管理员实操水平,各站点1500元运行维护经费是否保障到位;站点管理员是否能够运用PPT等形式进行基本情况汇报等。通过每月抽查,并形成长效机制,有利于巩固远教站点效率最大化。
抓运用。每年对全市1200名远教站点操作维修员进行专题培训,使他们对远程教育设施运用有所了解,要求能够会用,逐步熟练。要求他们能够顺利登陆各学习网站,为群众上网咨询生产、生活中碰到的难题,让群众学习先进的生产、种养技术等,为当地党员、群众提供基本指导;能够利用远教设备,在党支部大会和村民大会上,传达和学习党和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并进行爱国教育宣传,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同时,能够利用远教设备,尤其是投影仪、视频器等设备,帮助当地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亲定期见面、视频通话等,拓展远教站点设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