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衡山党建网 > 组工文化

衡山县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发布时间:2007-06-15 来源:

 

衡山县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坚持以不增加农民负担和乡村债务为原则,对内挖潜,对外开源,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确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目前,该县列入省市项目计划的48个村, 15个村基本竣工或投入使用,其它33个村均已动工建设,预计到6月底将100%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一、落实配套资金“投”。按照省市要求,我县及时足额配套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资金71.28万元,其中县财政配套64.15万元,县管党费配套7.13万元,全部投入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中。县财政还按配套资金的10%解决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经费,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结合“万家千村”商业网点建设项目,整合资源,弥补建设资金不足。

二、开展结对帮扶“援”。利用基层组织建设网络,充分发挥县直机关的优势进行帮助扶持,要求县级机关部门能提供资金的提供资金,能提供物资的提供物资,切实帮助建设村解决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同时还开设“绿色通道”,相关职能部门在政策上积极支持,提供服务,简化手续,减免有关费用,尽最大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全县各级机关部门已累计提供帮扶资金107.5万元,减免相关费用25.8万元。

三、发动党员群众“捐”。通过采取发动私营企业及在外能人资助一点、发动群众、党员、干部以义务劳动贡献一点的形式,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助,积极推进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工作。如马迹镇牌楼村召开了筹资动员会,一次性筹集党员群众捐款5.2万元。白果镇联兴村党支部书记谢亮明个人捐款1万元用于村部建设。店门镇水桐村入党积极分子李定军个人表示愿意承担本村村部建设所有缺口资金,并垫付了所有启动资金。到目前为止,全县48个村共筹集党员群众的捐款、物资折合人民币近200万元, 发动党员、干部义务投工7200多个,较好地解决了建设资金“瓶颈”问题,促进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组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