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让上级满意,更要让群众满意
——衡山县长江镇开展村干部述职评议工作纪实
衡山县委组织部
长江镇共有3.08万人口,管辖24村。2007年年底,该镇在全镇24个村全面推行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公开述职、民主评议工作。通过村干部述职,既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又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和各项公益事业的快速发展,成效比较明显。
动 机
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不断创新村干部队伍管理机制,积极拓宽村干部管理渠道。镇党委书记符文彬告诉我们,之所以在全镇开展村干部述职评议工作,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村干部队伍现状需要改革。去年10月份,该镇党委对全镇村干部队伍现状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村“两委”班子团结务实,大部分村干部政治上进、思想开放、有较强的执政能力,总体情况良好。但也有部分村“两委”班子凝聚力不强,“守摊子、过日子、保位子”思想比较严重,村干部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高。一些村干部缺乏创新意识,墨守陈规,上级交办的事不愿做,懒惰;民生之事不去做,畏难;自己想做的事不敢做,怕错。一些村干部干事不民主,办事不公开,“家长制”作风,“家族式”管理,群众意见比较大。
二是村干部考核机制需要创新。以往对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的考核只局限于镇党委的考核,村班子和村干部的好坏由乡镇党委决定;考评的执行主体只有乡镇党委,没有基层党员和群众的参与,考核机制比较单一。如何完善村干部的考核机制?党政一班人认为,村级组织是最基层的一级地方组织,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事关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大局。村干部虽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干部,但位卑而权重,帽小而责大。如何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扩大基层民主建设,亟需一种更好的考核机制,既考准评好村干部,又真正达到村民自治的目的。
三是乡村干群关系需要加强。近年来,镇党委虽然实行了村务公开、村民议事等多项制度,但村干部和村民之间的矛盾和隔阂,还是因为受到长期以来形成的旧思想、旧传统影响而不能彻底消除。一些村民总认为村干部乱用了集体收入,贪占了村级财物,“吃冤枉”;村干部也是一肚子苦水,自己拿着微薄的工资,一年到头拼命工作甚至还要贴钱干工作,最终还是得不到民众的理解和认同,两个鼻孔没一个鼻孔出气。镇党委认为,通过公开述职民主评议,既可以让村干部具体介绍、汇报一年来到底做了那些具体工作,为村民办了多少实事,又可以让村民真正了解村干部的实际工作,体会到工作的艰辛和付出。特别是村级财物等群众关心的一些敏感问题,可以通过公开述职,了解村级每一笔财物开支的来龙去脉,既可以还村干部一个清白,也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
做 法
一、制定三项措施,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成立领导机构。为加强对村干部公开述职民主评议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镇党委专门成立述职评议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组织委员任副组长,述职评议工作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下设办公室,宣传、财政、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调查摸底、指导活动和情况反馈等具体工作。二是出台实施方案。在广泛听取征求村干部、党员和群众对述职评议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反复修改,出台了操作性较强的《关于长江镇开展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的实施方案》,并明确界定了述职对象为全镇所有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三是严格评议等次。结合各级组织部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办法,镇党委对述职评议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并科学制定了评定等次。对村支两委班子的述职评议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村两委班子确定为满意等次的,满意票不低于80%,确定为基本满意的,基本满意以上的得票不低于65%,凡是不满意票超过30%的,确定为不满意;对村干部的评议则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级,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等级标准。
二、把握三个重点,严格述评程序。一是财务清理。在村“两委”班子述职评议前的15个工作日内,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选举出相关人员进行财务核算,镇党委派出审计人员对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核准后,由村干部填写好《2007年度村级财务收支情况登记表》,向村民公示3天。对个别村财务不清、账物不对、公示之后群众意见较大的,镇党委另行派驻专人进村审查,暂缓进行述职评议。二是述职大会。以村为单位,召开述职评议工作考核组成员、驻村蹲点干部、全村党员、村民小组长、该村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村民代表参加的述职评议大会,每个村民组推选出3-4名村民代表。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在大会上进行公开述职,其他村干部则以书面形式进行述职。述职分为两部分,首先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分别代表支、村两委班子进行述职,述职内容为一年来的班子建设、村级管理和财务收支的具体详情,以及下年度的工作计划;然后是村主干的个人述职,即一年来学习、思想、工作、廉洁等方面的汇报。述职结束后,进行“问、评、议”三个双向互动环节:“问”,村民对自己关心的重点问题和疑惑之处进行现场询问和质疑,村干部实事求是地进行解答;“评”,由参会人员对述职内容的真实性进行表决,然后提出对村干部和村级工作的不满意意见,村干部当面说出整改措施和期限,求得提问者认可;“议”,对今后的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村干部予以详细记录。三是民主测评。评议结束后,现场发放《村主干测评表》和《村“两委”班子测评表》,以无记名方式对村“两委”班子和村主干进行民主测评。乡镇党委根据测评情况,客观公正地确定每个村班子和每名村干部的等次,报乡镇村干部述职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分别在乡镇和有关村张榜公示。
三、健全三项制度,优化述评实效。一是整改制度。镇党委及村“两委”班子在对评议结果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由各村和村干部查找出存在不足的具体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向村党员和村民公示。二是帮扶制度。对评议情况较差的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镇党委根据实际情况,抽调精干力量派驻进村,进行重点帮扶。每个季度将帮扶的进展情况写出汇报材料,报送述职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年底进行总结。三是双究制度。对群众满意的“两委”班子和优秀村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对基本满意的村“两委”班子和基本称职村干部,镇党委及时进行诫勉谈话,责令限期整改到位;对不称职的村干部进行黄牌警告,连续两年测评为不称职的,要求自动辞职,并不再作为下一届换届选举的推荐对象。
成 效
实施村干部述职评议,抓住了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建立完善了村干部管理、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有效解决了村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推进了社会经济发展。通过述职评议,增强了村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大激发了村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一大批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村干部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和拥护;一些不干事、不负责的村干部受到了群众的否定,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两年,该镇积极引进了金叶养殖等9个项目,顺利完成了竹木市场改造、农业综合开发、防洪堤维修、计生服务站搬迁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快速硬化通村公路31.2公里,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连续2年名列全县榜首。
二是提高了民主政治意识。一方面,实现了农民群众对村干部监督的关口前移。通过述职评议,初步建立起村干部公开述职民主评议、镇党委考核总结和财务逐年清理相结合的长效考评机制,制定和完善了《村务公开制度》等制度,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村务决策、实施的全过程,使村务从决策到实施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了民主,进一步规范了村级民主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村干部的功过由村民评,好坏由群众定,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参与权、监督权、表决权,使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当家作主的光荣,参政议政热情和民主意识大大增强,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公开述职评议,村干部把自己工作的成绩一一向村民讲明,把工作的酸苦一一向村民诉说,把村级财务一笔笔向村民讲清,加大了村民对村干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调研座谈时,一村民告诉我们,过去,我对村干部都一直存在一些偏见,有时还故意与他们作对,现在,通过述职评议,我对他们有了进一步了解,矛盾和误解也没有了,而且正真体会到了他们工作的艰辛和当村官的酸甜苦辣。同时,通过请村民评议村干部,村民对村干部述职评议投上神圣的一票,村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那种被别人尊重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对乡镇党委、政府的信任,干群、党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全镇信访案件大幅下降,与2006年比降幅为36.8%。
四是提高了干部工作热情。一方面,通过述职,村干部切实感受到了上级领导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认识到了自身的责任和担子,感觉到自己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小村官,工作激情空前高涨,干劲更足了。正如麻塘村支部书记陈春香所说:“我在村里工作这么多年,公开述职还是第一次,听到村民们不断响起的热烈掌声,我觉再苦再累也值得”;另一方面,通过述职评议,村干部也知道了人民群众的需求,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了以后努力的方向,责任心更强了。新苏村袁衡云支书在交谈时告诉我们,开展述职评议,当时还有些想法,认为开展这样的大型活动,既花费时间,又要经费开支,但真正通过述职,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转变了个人思想,对今后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是促进了乡风文明形成。通过述职评议,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融洽,村干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民风得到进一步转变。柘塘村曹海清支书告诉我们,在去年的冰冻灾害期间,该村党员群众共出动400余人次参与107国道抗冰铲雪,村委会出资两千元、干部群众自发捐资六千余元购买了救灾慰问物资,免费发放给滞留的车辆和乘客,这在过去是很难见的。该镇司法助理也告诉我们,通过这个活动,村干部做先锋,党员做表率,群众跟着来,全镇民风转变很大,民事纠纷案件明显降低,矛盾调解也容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