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科技服务平台 支撑农村经济发展
自从实行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衡山县高度重视,把选派工作作为促进农村发展、加快农业产业调整的一个有利契机来抓。去年,全县共选派科技特派员25人,分别进驻11个重点企业(农业示范点)、5所乡镇卫生院、9所乡镇中小学校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有效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实行“三个对接”,确保选派质量。选派好科技人员,精选好帮扶项目,是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关键环节。因此,在选派人员和选优项目时,注重三个“对接”。一是注重“上”与“下”的对接。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我们推出了“金字塔”型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模式:即依托大专院校专
二、出台“三项举措”,激发工作活力。为了让科技特派员主动下、留得住、有事干、有利享,县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激励他们到基层开展服务,创新创业。一是实行“三保留、三优先”,解除他们后顾之忧。县委出台了《衡山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科技特派员工作职责》、《科技特派员目标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明确提出了“三保留、三优先”原则。“三保留”即保留编制、保留原职务、保留原待遇;“三优先”即职称晋级优先考虑、考核评先名额优先安排、表现突出者优先提拔使用。二是实行“三纳入、三优先”,激发他们干事创业。为保障科技特派员工作顺利实施,县委优先将科技特派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10万元专项经费;优先将特派员的工作补贴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人每年落实3000元;优先将特派员的下乡补贴纳入所在单位工作经费预算,要求原单位补助每月120元的下乡生活费。同时规定,科技特派员在任职期间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专利归个人所有,如双方愿意,可以技术、专利入股,所得合法收入归个人所有。三是实行“三会、两刊”制度,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每年定期召开一次科技特派员工作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和现场会,总结成绩,查找差距,交流经验,促进工作。编印了《衡山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简报》,去年共编发简报21期。在县电视台和衡山党建网等媒体开辟科技特派员工作专栏,大力宣传推介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的先进事迹。
三、整合“四种资源”,拓宽服务领域。科技特派员工作能否深入、有效开展,关键在于整合各种资源,搭建各种载体,拓宽服务领域。因此,在开展特派员工作时,注重“四个”结合。一是与农业产业化推进相结合。引导科技员进驻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组织,实行捆绑式推进,形成了产、学、研“一条龙”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科技特派员许冬根进驻衡山小白杨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后,详细考察公司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和地理优势,帮助企业就自身生产布局与发展方向进行全面研究,推动公司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公司有新造优质油茶2000亩,新造杨树速生丰产林1000亩。二是与支农资金相结合。围绕项目开发,尽可能把支农资金向科技特派员帮扶项目倾斜,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全年帮扶企业得到支农资金达400余万元。同时,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开辟信任贷款绿色通道,争取各级各类贷款1000余万元。三是与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相结合。为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全县共选派了14名中高级教师、医生特派员与乡镇中心学校、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援。县人民医院科技特派员谭和平积极向上争取经费,组织所在乡镇医务人员举办医疗技术培训班35期,培训从业人员500人次以上。县教育局选派的特派员周自清驻扎在相对偏远的乡镇小学,通过上示范课、理论讲座、学术交流、结对互助等活动,将先进的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带到驻点学校,为乡村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四是与农村信息化工作相结合。把科技示范村整村推进、星火“12396”服务平台、科技示范户、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科技普及和一些重大科技项目有机结合在一起,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积极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全年共举办科技培训班312场次,上门服务指导800多次,组织科技下乡活动5次,接受咨询和直接培训达9600余人次。
四、围绕“四项重点”,放大工作效应。两年来,全县通过基地示范带动、技术培训推动、利益捆绑联动、招财引智促动,既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又促进了农民增收,达到了科农双赢效果。一是实施“富民”工程。科技特派员积极开展帮民、富民活动,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跟踪服务,引导农民科学发家致富。贺家西瓜基地经过多年的种植,品种急需更新,科技特派员王小平到任后,为瓜农引进洞庭无籽西瓜和礼品瓜等两个新品种,并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当年,瓜农户均增加收入3000余元。二是建立示范基地。全县共建立店门席草种植基地、长江金叶养殖基地、景华园林、湘旗牧业等13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科技特派员李宝田进驻衡山湘旗牧业后,帮助企业在福田白云村做好5万羽衡山黄鸡的品种选育示范基地,制定了衡山黄鸡选育和饲养标准,耐心为养殖户讲解养殖技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三是推广科技成果。先后引进和推广农业优良产品25个,推广农业适用技术30余项,涉及西瓜、衡山湘黄鸡、九龙李等传统产业,有力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科技特派员谭成军引进席草烘干技术,有效保证了席草保鲜效果,进一步提高了产品档次。畜牧水产局
(中共衡山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