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四风要时刻谨防“作秀”
反“四风”,关键要看行动。然而,一些地方在反“四风”中出现了形式主义的新变种,值得警惕。一说联系群众,就带上记者,弄一袋大米、两瓶油,到贫困户家里寒暄一番;一说反奢靡浪费,就在公开场合只喝白开水、吃白馒头,私下在各种隐秘会所大吃大喝;一说转变作风,马上高调表态,之后便没有了下文。
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拍手欢迎,但最担心的是表面热闹的作风秀,实质上还是形式主义,不过换了一件“马甲”,这样往往导致,群众得不到好处,就会说“又是搞假”。如何才能在群众路线活动中抵制这种马甲式的“形式主义”?笔者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建立一整套务实管用的制度,将这种主题教育活动变为一种制度,实行常态化管理,坚持常抓不懈,通过建章立制,使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入良性解决轨道。
一要务实调研。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履职尽责,坚持眼睛向下看,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和人民的利益。建立领导干部定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的工作机制,让领导干部能够面对面和基层的干部群众接触,接上“地气”。要沉得下去,深入基层;要听得进去,面对面交流;要说到做到,真心实意帮助解决问题。一定要先调研,后决策,制定政策规定不要脱离基层实际情况。
二要务实监督。加大监督实效,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权力在阳关下运行。一位涉嫌贪污的官员在接受调查时说:“制度就像一个笼子,但是拿钥匙的人不管事,再好的笼子也形同虚设。”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对领导机关的工作作风方法看得真切,感受最直接、最深刻,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放大镜”和“显微镜”作用,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群众满意。要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及广大干部群众在解决“四风”问题上的监督和社会监督常态化。
三要务实总结。要注重总结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推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长效化。比如,有的地方以“领导挂点、部门帮扶、党员包户和千名干部进社区”为主要形式,不仅对各级党员干部下基层直接联系群众的主要任务有具体要求,还对下基层联系群众的时间、次数等具体规定,并经常性地开展督查,使这项活动较好地落到实处。
“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求真务实是形式主义的天敌。“务实”,即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用实绩说话。面对“形式主义问题”屡屡在“形式主义解决”中获得重生的难题,只有做到“求真务实”,勇于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敢于揭短亮丑、动真碰硬,方能达到出真汗、排实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