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单位基本情况

  1、机构情况:

  衡山县商务和粮食局为县政府组成机构,内设11个股室、4个副科级事业单位,行政编制12人、全额事业编制50人、自收自支事业编制7人,挂靠的财政补助人员9人(原企业改制法人8人、军转干人员1人),临聘人员9人。机关运行独立的部门预算、核算、决算财政财务体系,全额拨款一级预算行政管理,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会计机构改革归并单位(2019年二级预算的独立核算单位市场服务中心会计核算归并到机关本级)。

  2、主要职能

 (一)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有关内外贸易、粮食流通、粮食宏观调控、承接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经济合作、物资储备、对外援助和招商引资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并拟订全县相应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规定、办法和措施;研究提出全县粮食宏观调控、粮食流通、物资储备的中长期规划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趋势和流通体制改革的建议。

 (二)负责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流通企业改革,促进商贸服务业、社区商业和粮食产业发展,研究提出促进商贸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推动流通标准化和连锁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负责全县商贸服务业(含餐饮业、住宿业、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的行业管理;按有关规定对拍卖、典当、租赁、旧货流通等特殊流通行业进行监督管理;按有关规定对成品油流通进行监督管理;承担汽车(含二手车、报废车)流通行业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全县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工作;负责研究拟订本县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的规划、政策,推进药品流通行业结构调整,指导药品流通企业改革,推动现代药品流通方式的发展。负责拟订流通体制改革方案,指导流通行业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县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编制粮食流通、仓储、加工设施建设规划,管理有关粮食流通设施投资项目。

 (三)负责拟订全县流通领域市场体系、流通秩序规划;负责组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协调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督促查处重大案件;负责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监测分析,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储备管理和市场调控及重要生产资料的流通管理;负责商业发展基金的管理;负责市场预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提出市场运作及调控的政策建议,组织协调处理市场运行的有关重大问题;负责商品流通的行业指导和管理工作;研究提出全县粮食宏观调控、总量平衡以及粮食流通的中长期规划和收储、动用县级储备粮的建议;拟订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国有粮食控股企业管理,研究提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四)负责粮食流通的行业管理,拟订行业发展规划、政策,负责国家、省粮食质量标准的贯彻落实,提出粮食收购市场准入标准建议,负责实施粮食收购行政许可的有关行政管理,指导粮食流通的科技进步、技术改造和新技术推广。负责国家、省、市粮食流通、物资储备和粮食质量有关标准、技术规范的贯彻落实,督促、检查粮食补贴资金的拨付、使用及管理。

 (五)承担县级储备粮(油)行政管理责任,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县级储备粮(油)的规模、总体布局、购销计划以及提出动用县级储备粮(油)的建议,会同有关部门审批县级储备粮(油)轮换计划并监督实施,监督检查县级储备粮(油)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制定县级储备粮(油)管理的技术规范并监督执行。

 (六)负责市场运行调节、规范市场秩序工作。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商品价格信息,负责市场预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拟订规范市场秩序的政策措施;牵头协调整顿和规范全县商务领域市场经济秩序的相关工作,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推动商务领域信用建设,指导商业信用销售,建立市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负责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商贸企业交易行为,会同有关部门规范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行为;负责直销管理及内资直销企业的选址、确认和上报。

 (七)根据国、省、市储备总体发展规划,统一负责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拟订全县储备基础设施、粮食流通设施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管理有关储备基础设施和粮食流通设施投资项目。

 (八)研究提出全县战略物资储备规划、全县储备品种目录的建议。根据全县储备总体发展规划和品种目录,组织实施全县战略和应急储备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落实有关动用计划和指令;负责对管理的政府储备、企业储备及储备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九)承担粮食监测预警和应急责任,负责全县粮食流通宏观调控的具体工作,指导协调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性粮食购销和粮食产销合作,保障军队粮食供应。负责重要商品储备、生活必需品的应急供应。

 (十)负责拟订全县市场体系建设整体规划,包括商业网点、物流设施建设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重要商品市场、大型商业设施、物流设施建设项目的论证、评审和报批工作;负责管理商业网点建设资金;指导大宗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商业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负责实施粮食流通、粮食库存监督检查制度,负责对粮食收购、储存环节的粮食质量安全和原粮卫生进行监督管理。

 (十一)负责指导和管理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拟订全县招商引资政策,统一对外发布全县重点招商项目;做好客商接待、商务洽谈、签约;组织招商引资中介人的认定和奖励实施;负责为外商投资提供政策法规和业务咨询服务;负责组织、协调处理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指导县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工作。

 (十二)负责组织内外贸易促销活动和招商引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活动;负责组织、指导、协调以衡山县名义在境内外举办的各种内外贸易交易会、展览会、展销会和招商引资等商务活动;负责管理以县政府名义聘请的招商顾问的联络、协调工作。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投资促进有关工作。

 (十三)负责全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工作,拟订并执行全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负责指导和监督全县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等业务;负责全县国际经济援助和受援项目的归口管理工作。

 (十四)负责执行国家制定的进出口商品管理办法、进出口商品目录和进出口商品配额招标政策;指导、协调全县各类进出口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和加工贸易业务,研究、推广国际贸易新方式。

 (十五)负责协调管理内外贸易科技发展和技术进出口,协调全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及出口市场的开拓和技术出口的管理工作。负责管理全县内外贸易、利用外资、国际经济合作的各项业务资金、专项资金、专项经费。

 (十六)负责全县商务和粮食系统涉及世贸组织相关事务的确定、指导和服务工作;组织协调本县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其他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工作;组织全县产业损害调查;组织协调国外对我县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应诉及相关工作。

 (十七)负责全县商务和粮食系统统计和信息发布工作;负责指导全县流通领域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建设。负责全县社会粮食流通的统计工作,指导全县商务和粮食系统财务工作,承担全县商务和粮食系统财务建设项目和内部审计工作,按相关权限做好全县商务和粮食系统国有资产的具体管理。

 (十八)负责全县粮食流通、加工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承担所属物资储备承储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督责任。负责本行业、领域的应急管理工作,对本行业、领域(包括商业贸易等)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十九)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3、人员情况

  2019年部门预算财政供养在职人员46人、离退休人员74人、其他人员27人(自收自支编制8人、原企业改制法人10人、军转干1人、长聘人员8人)。2019年部门决算编制在职人员52人(其中:退休2人)、长聘人员8人、挂靠的财政补助人员9人(原企业改制法人8人、军转干人员1人)、离退休人员73人(其中:退休2人、死亡3人)。

  二、基本支出情况

基本支出功能分类科目18个,总支出697.73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509.82万、商品和服务支出50.14万、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97.64万、对企业补助40.13万。

商品和服务支出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5万元、公务接待费0.76万元、会议及培训费4.9万元。

三、项目支出情况

项目支出功能分类科目9个,总支出627.28万元。其中:部门预算工作经费项目支出253.54万、财政预算工作经费项目支出373.74万(招商引资69.25万、电商等其他商贸事务114.56万、改制法人工资等企业关闭破产补助41.7万、县级储备粮油费用和利息补贴148.23万)。

商品和服务支出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99万元、公务接待费7.4万元、会议及培训费19.38万元。

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1、招商工作:全年,我县引进总投资过千万的项目25个,其中总投资过亿元项目5个,分别为总投资3.2亿元的发动机配套用齿轮类及变速箱系列产品生产项目(齿轮厂搬迁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嘉雁新材料生产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合亿达热处理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天宇磁业稀土永磁材料生产项目和总投资1.06亿元的建筑安保新材料项目;外贸实体企业4个;正在洽谈的项目16个。4月份组团参加了在深圳市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招商节会活动,会上成功签约项目3个。至12月底,全县实际到位内资将达39.5亿元,同比增速可达18.28%。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全年计划。

2、"三外"工作:全年我县实际利用外资达16200万美元,完成年任务(16200万美元)的100%;另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我局近期积极与本土在外创业人士赵和平先生衔接,拟促使其将在香港投资公司的资金转回衡山公司(衡阳景秾文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创业,现该公司正在办理内资转外资相关手续。

  外贸进出口总额已实现1228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1091.2万美元)的112.5%,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96万美元,已完成年任务(110.9万美元)的176.7%;另新办理外贸进出口资质企业7家,实现外贸破零3家(恒腾进出口贸易、华夏湘江、丰泰鞋业)。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已实现5774万美元,已完成年任务(4342万美元)的132.98%。

3、电商工作:2019年,通过大力宣讲政策,宣讲电商知识,提供全方位服务,夯实基础,帮助电商扶贫户解困释疑,得到实惠。使相当一部分贫困电商户成功实现了脱困脱贫,受到了上级领导与广大电商扶贫户的高度赞赏与好评,为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一)2019年全县电商销售农产品零售额1.22亿元,全县贫困村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交易额2200多万元。有销售农特产品业绩达到5万元的示范网店108个,开设湖南扶贫小店326个,上传商品248件,交易总额达238.58万元,其中销售达到5万元以上的扶贫小店31个。(二)在盛豪超市设立"电商扶贫特产专区"为福田铺乡石东村帮扶销售"绿心土产"近万元。(三)确定"冬洋"沃柑为我县网销"一县一品"品牌,为扩大"衡山沃柑"品牌影响力,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宣传模式,线上与衡山邮政合作,以"柑好"遇见你为主题,以"励志柑"为主旨,在邮乐网、衡邮惠上架,通过宣传积极向上的态度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线下与专业人士签订品牌推广协议,进行品牌宣传、策划、业务推广,同时"衡山沃柑"也在省市县媒体、网站多次报道与宣传,截止目前为止,利用线上线下共销售"衡山沃柑"420万元。(四)发展电商企业对接贫困村,其中,衡山湘宏食品与衡山运祥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了辣椒订单种植收购合同,种植面积260亩;与衡山志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了辣椒订单种植收购合同,种植面积270亩,通过辣椒种植,带动农户505户,其中省级贫困村五星村贫困户96户398人,脱贫82户358人;其他贫困村51户,脱贫42户;与衡山县长江镇人民政府签订了《产业扶贫委托帮扶协议书》,帮扶长江镇石铺社区277位贫困户,帮扶共计金额33240元。衡山县邮政分公司与永和乡龙凤村衡山县龙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网上销售合同,全年帮扶销售沃柑200多万元。(五)对口帮扶湘西花垣县消费扶贫。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总工会、扶贫开发办、花垣县吉卫镇、衡阳市黑土麦田扶贫工作队签订消费扶贫战略合作协议,衡山县湘宏食品有限公司与花垣县湖南德农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供销合同。截止目前,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共帮扶花垣县销售农产品或农副产品187.25万元。(六)完成县级营运中心建设,2018年县人民政府引进"农民伯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中心自建立以来,分别在人才培养、网点建设、电商平台运维、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多个方面同步开展了相应的工作。目前,建成1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26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成1个农村物流分拨中心,并开设农民伯伯衡山网上特色馆,淘宝衡山网上特色馆,建设一个020展销体验店专区即衡山县特色馆;开展电商培训300余人次,共计50课时。逐步打造县、乡(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为村级电商服务站开通"网络代购、网络代销、快递收发、便民服务、乡村超市、言惠金融等综合性功能。

4、"社零"工作:2019年市下达我县"社零"总额40.22亿元,增长率11%,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5家。从市统计局公布的评估数据反馈,截至11月,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2亿元,同比增长10.4%,全市七县市排名第一;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6家,其中批发企业2家,零售、住餐企业4家。至12月底基本完成市、县下达的年度指标任务。

5、粮食管理工作:2019年度,收购粮食6.4万吨,其中:政策性粮食收购2.2万吨(早稻0.8万吨,中晚稻 1.4万吨),社会粮食收购 4.2万吨。销售粮油8.6万吨,其中:稻谷6.6万吨,大米加工销售1.5万吨、植物油0.5万吨。加工大米1.5万吨,植物油脂0.5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3.8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7亿元,实现利税0.86亿元,利润总额0.29 亿元。在储9.3万余吨粮食实现了"一符"、"三专四落实"、"四无"粮仓和安全储粮无事故。完成5000吨县储备粮、3200吨省级储备粮轮换工作任务。粮食流通统计监督执法步入正常轨道,新增入统企业3个,粮食流通统计覆盖率达到96 %。军粮供应工作实现连锁配送,保质、保量、按时保证了驻衡部队军粮供应。按时完成了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农户储粮调查、新收获粮食扦样等工作,为粮食收储、粮食安全和引导粮食生产提供了科学参数,确保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得到有效发挥。

6、执法及监管工作:2019年,组织局下属二级机构、股室、所属企业和管理行业等57家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57份,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平稳发展态势。先后开展和制订出台了《"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方案》、《"强执法防事故"行动方案》、《"打非治违"百日行动》、《"安全生产月"活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实施方案》各项专项检查活动,对全县商粮领域重点行业、企业随时深入监督检查,确保行动有效、打击有力。先后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执法检查51次,出动执法人员262人次,检查大型市场超市、加油站点、粮食加工收储企业、废旧回收点189家次,现场整改安全隐患103处,下达整改通知书65份,查处重点隐患场所2处,约谈企业负责人1家。

2019年是全国政策性粮食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年,从2月份起就积极做好大清查的准备准备工作,一是成立了衡山县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工作县级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制定了《衡山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实施方案》;二是积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和企业业务骨干参加省市大清查工作业务培训,并组织召开全县政策性粮食大清查动员会、推进会和培训会;三是督促相关部门和被检查企业做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大清查所需器材设备,企业完成预登统、预清查、预整改,整理财务台账报表资料、平整货位等;四是开展企业自查督导,建立自查问题台账和整改台账,对自查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企业按要求整改到位,迎接省市普查和国家检查;五是顺利通过省市大清查普查,5月21-22日,省市普查组对我县政策性粮食逐仓逐廒进行检查,通过两天检查纳入大清查软件问题6个,都属于一般共性问题,我县的检查准备工作得到省市普查组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认可。全年我县共监管出库政策性粮食6582吨。

  积极开展粮油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在重大节假日,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开展了粮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共出动了40人次,12车次,对全县49户粮油加工企业和经营者进行了抽查和摸底排查工作,未发现一起粮油食品安全隐患。在仓储实践中,着力推广"双低"、规范化、间歇熏蒸、缓释熏蒸、环流熏蒸、机械通风、电子监控等技术的应用,深入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执行"治早、治好、治了"的原则,杜绝了霉变、霉烂事故的发生,延缓了粮食陈化,提高了食用品质。

7、财务及国资管理、农贸市场管理、企业帮扶、党风廉政建设、脱贫攻坚、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按质按量完成了全年的计划和任务。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措施

1、基于财政预算的控制和平衡及年度决算本级预算结转指标财政上收,年初部门预算支出和年度实际工作经费需求存在一些差异,年度预算整体调整额度和收支决算功能分类调整额度较大。

建议:本应归类为日常基本支出的项目工作经费应调整为部门预算基本支出。本应归类为部门预算的财政预算应调整为部门预算。县财政牵头统一制订全县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范本,以加强部门管理,提高工作绩效。

2、受衡山县地域和经济基础限制,"社零"总额量小、新增限上企业培育入库难度大,招商引资落地企业发展普遍滞后,"三外"基础薄弱、载体较少、融资困难、后劲不足,电商基础设施底子差、人才稀缺、产业支撑不力,粮食收储"优质粮油工程"缺乏实力项目等。

下一步工作计划:"社零"限上企业抓增长、上限企业抓入库、近限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招商引资精准项目引进、创优营商环境,"三外"与招商工作联动、营造开放引领发展的氛围与帮扶力度,加强电商人才培育、夯实贫困村产业支撑基础,加大产业科技扶植力度、重点发展粮食产后服务和精深加工及粮食储备等工作。

六、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按财政要求,在县党政门户网站予以公开

2019年度县级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自评表-县储

2019年度县级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自评表-商贸

2019年度县级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自评表-招商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